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围绕“大讨论”梳理出来的,制约当前地质工作发展的4方面11个问题,从8月4日至11日,由省“大讨论”办公室副主任孙文礼带队的调研组,深入到煤田地质局、有色地勘局、省建材总队、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鸡西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进行调研。从战斗在地勘行业一线的地勘单位,到肩负管理职能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省属地勘单位,到中直地勘单位;  相似文献   
42.
《浙江测绘》2009,(1):48-48
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将于2009年8月7~9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为了配合会议召开,更好地发展我国测绘科技信息事业,特举办2009学术论文征集和评优活动,征集的学术论文摘要将全部收录到《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文集》中,并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网络和光盘方式正式出版,提供全球网络检索。  相似文献   
43.
It is an effective way in realizing urban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stablish a series of indicators and to evaluate urban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rbin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an indicator system including five subsystems and 37 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indexes of all urban subsystems and complex system wer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the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methods composed of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weighed index method,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level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urban interior coordina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overall urban development presented an uptrend, however, the interior development was not well balanced from 1996 to 2006; 2) the development in each subsystem presented a strong fluctuation; and 3) the development in resources subsystem showed a downtrend. Based on thos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end.  相似文献   
44.
近日,我省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圆满结束。经省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办公室评定,双城市政府王江等10名同志获一等奖;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局等12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45.
哈尔滨市属于大陆性气候,每年春季大风天可达20—25天,最大风速3米秽。近年来,我国北方区域性的沙尘暴天数有所增多,受市域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哈尔滨市的小范围扬沙天数也有所增加,每到春季,常形成遮天避日的扬沙天气。  相似文献   
46.
1引言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1]),近100 a来,中国的年降水量有微弱的减少,幅度为0.86 mm/10 a,近50 a来年降水量呈现小幅度增加趋势,并且区域间变化明显: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均有下降趋势,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年均降水量减少了50-120 mm;而长江中下游、华南沿海与西北地区降水量增加明显,达60-13O mm。本文利用1961-2010年哈尔滨市双城区国家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对哈尔滨市双城区降水变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合理开发利用双城区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47.
基于TM影像的哈尔滨市主城区绿地降温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振  吴相利  臧淑英  吴长山  李苗 《地理科学》2017,37(10):1600-1608
选取2001年、2005年、2013年和2015年的4期同季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单窗算法反演哈尔滨市主城区地表温度,以SPOT影像为数据源提取30块城市绿地斑块,将地温空间格局与城市绿地斑块进行空间耦合分析,以揭示绿地对城市热岛地温格局的干扰影响。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显著,主城区分布着大面积高温区和次高温区,极高温区则呈点状、面状或带状孤岛型分布特点;从动态上看,城市热岛的空间格局呈现从城市中心的老城区逐渐向外围新开发建设区域扩展的特点。绿地斑块内部平均温度除与自身特征有关外,还与其空间布局和周边景观格局相关。绿地斑块降温程度和降温范围与绿地斑块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绿地斑块形状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绿地降温范围与绿地斑块周长呈正相关关系。当绿地斑块面积为0.055 km2时,绿地斑块对周边温度的降温效率较好,当绿地斑块面积在0.070 km2时,绿地斑块对周边降温的面积效率较好。  相似文献   
48.
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苗  臧淑英  吴长山  田旸 《地理学报》2017,72(1):105-115
本文选取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以1984年、1993年、2002年和2010年的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提取了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的不透水面信息。分析了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特征。选取坡度、坡向、DEM、距河流距离、距高速公路距离、距铁路距离、距主要路距离和距1984年城区距离8个因子,利用增强回归树法进一步分析了1984-2010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4年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不透水面所占比例为3.9%、1993年为6.6%、2002年为9.0%、2010年为16.52%。高速公路、铁路、主要路等交通要素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导致道路沿线城市扩张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49.
某一类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有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作为重要诱发因素外,发灾地区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则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针对有关文献关于哈尔滨市地面沉降问题的推断论述,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的分析,提出地面沉降不是哈尔滨市地下水超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这一新认识。  相似文献   
50.
哈尔滨地区积雨云降水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樊玲  李子华等 《气象科学》2001,21(4):399-408
1999年5-7月,采用PMS公司生产的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对哈尔滨地区各镒降水过程进行了观测。本文对其中的7次雷雨过程进行重点分析,得到积雨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微结构以及起伏特征等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