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近江牡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3~33℃范围内,近江牡蛎的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与体重(W)均呈负相关,可用Y=aW-b表示。耗氧率和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O=-c+b1t-b2 t2,耗氧率为0.626~2.354 mg.g-1.h-1;在温度13~28℃范围内,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最大值,温度升高至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排氨率与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RN=c1e d1t,排氨率为0.075~0.318 mg.g-1.h-1,且随温度的升高,排氨率呈持续升高趋势。近江牡蛎呼吸和排泄Q10值范围分别为0.631~3.399和1.046~2.288。在28℃,不同规格近江牡蛎呼吸氧原子数与排出氨氮原子数的比值(nO/nN)均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近江牡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近江牡蛎的日常代谢明显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6.8%和67.7%。  相似文献   
62.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统计分析表明:1龄组保留了对体重影响极显著的4个性状,其对体重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体高体长尾柄长吻长,4个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高达0.915,充分说明保留的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2龄组保留了体长和体高,体长高于体高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个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最高为0.99;3龄组保留了全长、体长、体高和吻长,对体重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体高全长体长吻长,4个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高达0.936。同时以体重为依变量(y),形态性状为自变量(x),分别建立了3个年龄组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并且详细的分析了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该研究可为白斑红点鲑的选择育种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双源CT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双源CT冠脉成像资料,根据体重指数(BMI〈18.5,18.5≤BMI≤24,BMI〉24)将受试者分三组,每组分别为28例,50例及56例。每组各随机抽取一半受试者为实验组,根据体重指数手动调节管电流,同时使用ACTM技术(勾选Care Dose 4D)进行扫描;另一半为对照组,仅根据体重指数手动调节管电流。计算所有患者CTA检查的辐射剂量,对冠脉节段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无显著差异。三组中CTDIvol、DLP、E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比对照组均下降约50%(详细数据见表1);体重指数偏大组SD值实验组略大于对照组。结论:在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使用ATCM能明显降低患者检查的剂量。  相似文献   
64.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梯度、规格体重等特质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以及氧氮比(O︰N)对大弹涂鱼能源物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恒定时,大弹涂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大弹涂鱼体重的增加而下降,体重W)与单位体重的耗氧率之间的关系呈负指数相关。温度和体重对大弹涂鱼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F>0.01)。随着温度的升高(16-31℃),大弹涂鱼耗氧率明显升高;在31-36℃时,耗氧率从高位缓慢下降;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一直上升到最高。大弹涂鱼耗氧率和排氨率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而温度和体重的交替作用对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不显著。O︰N比也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不同温度下大弹涂鱼平均O︰N比为23.1,呼吸Q10平均值为1.495,排泄Q10平均值为1.798;大、中规格的大弹涂鱼O︰N比值接近,比小规格鱼的O︰N比值低。16-31℃时大弹涂鱼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蛋白质其次。  相似文献   
65.
66.
The effects of body weight and temperature on the carbon budget of the juvenile bastard halibut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ere studied at temperature 13.5,18,21.5 and 24℃,respectively.The carbon intake,faecal and growth carbon were measured ,and the carbon respiration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carbon budget equation (Cc=Gc Fc Rc),The comb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carbon budgent,body weight and temperature could be described by regression equations:Cc=1.0206 W^0.8126E^0.1483T;Gc=0.0042w^1.4096(-5.11 T^3 285.90T^2-5173.72T 30314.03);Fc=0.0485W^0.7711e^0.1624T;Uc=1.4333W^0.6715e^0.1487t,Body weigh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rbon absorption efficiency and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矿层边界内的异常面积和矿层异常总面积之比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个测井条件下计算铀矿石体重(天然产状下的铀矿石密度)的方法。文中还对计算公式中的面积S和S’的计算、各参数的确定和测定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的处理方法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在已知模型上和野外矿区与几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作了对比,误差很小,如与全巷法的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证明该方法是适用于钻探条件下测定铀矿石体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8.
矿石体重的准确获取,对降低矿床储量计算误差十分重要。文章以长山锌金多金属矿为例,建立矿石体重与Cu、Pb、Zn、S等元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首先探讨矿石体重和元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证明当矿石中有多种硫化物建立回归模型时,不需要对全硫进行扣减;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2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1种神经网络模型,并对3种模型拟合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矿石体重倒数为因变量要优于以矿石体重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而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69.
于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海捕野生群体和露天池塘越冬养成群体中各随机选取150尾作为测定样本,依次测量其体重(Y1)、肉重(Y2)、体长(X1)、头胸甲长(X2)、胸宽(X3)、胸高(X4)、第二腹节长(X5)、第二腹节宽(X6)、第二腹节高(X7)、尾节长(X8)、尾节宽(X9)、尾节高(X10)、眼径(X11)、眼窝距(X12)、额剑长(X13)、额剑上缘锯齿数(X14)等16项表型性状,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日本囊对虾形态性状对野生海捕群体与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两实验测定群体的体重和肉重与本研究中除X14外的其它形态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经通径分析,海捕野生群体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和肉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0.944和0.837,露天越冬养成群体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和肉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0.955和0.907,其中影响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核心变量均为X1,重要变量依次为X2和X6,影响海捕野生群体体重和肉重的核心变量分别为X1和X2,重要变量均为X6;(3)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用于估算海捕野生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回归方程以及估算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0.
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幼鲍生长、存活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于1997年5月在山东荣成石岛鲍珍品养殖场采集幼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幼鲍维生素E(VE)营养需要的研究。以酷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通过用不同浓度VE的饲料(E1-E7七个实验组),即在每100g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50、100、200mgVE来饲喂幼鲍(平均体重为220-240mg)103天。结果表明,饲料中适量的VE具有促进幼鲍生长的作用;幼鲍软体部水分和脂肪含量不受饲料中VE添加水平的影响,然而饲料中VE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软体部蛋白质含量;贝壳中灰分和钙、磷含量不受VE添加水平的影响。以增重和蛋白质增量为指标,皱纹盘鲍幼鲍饲料中VE的适宜含量为5-10mg/100g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