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2篇
  免费   1483篇
  国内免费   1456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1988篇
地质学   3733篇
海洋学   45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5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1993年ENSO事件爆发(4月)前酝酿时期“热带大洋与全球大气-海洋耦合响应试验”强化观测阶段“向阳红五号”科学考察船155°E,2°S定点海洋气象和高空大气探测资料,分析了赤道西太平洋大气边界层特征。结果表明:赤道西太平洋上空辐合对流区边界层内也有等温或逆温层存在,大气边界层物理参数变化与大尺度海-气变异有密切关系,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加强、东移,边界层上部逆温层出现概率明显增大,边界层内高湿层湿度减小。另外,边界层内实测风速、风向廓线随高度的变化基本上不服从Ekman规律,但由其平均,分量合成得到的平均风随高度的变化却基本符合Ekman规律。  相似文献   
42.
由于桩-网复合地基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难以采用解析法求得其应力和位移。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某桩-网法路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取得了较好结果。计算结果显示,桩间土沉降线为悬链线,与现场位移监测结果吻合较好;桩身弯矩和桩土应力反映了桩-网复合地基的一些受力机理。分析认为,桩间土沉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土体本身压缩及桩侧弯引起的。  相似文献   
43.
1 .IntroductionThepenetratingbucketandboxfoundationisanewtypeofstructure ,whichhasbeenappliedinmanyengineeringfields .Inviewofthehighconstructioncostandtheformidableconstructibilityofoff shoreplatformswithpiledfoundations ,Baerheimetal.(1 990 )proposedtheconc…  相似文献   
44.
A wide-angle seismic survey, combining ocean-bottom seismometers (OBS) and multi-channel seismic (MCS) profiling,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outhwestern Ryukyu subduction zone during August and September 1995.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ata analysis of eight OB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CS line along profile EW9509-1 from this experiment. Seismic data modeling includes identification of refracted and reflected arrivals, initial model building from velocity analysis of the MCS data, and simultaneous and layer-stripping inversions of the OBS and MCS arrivals. The velocity-interface structure constructed along profile EW9509-1 shows that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Plate has resulted in a northward thickening of the sediments of the Ryukyu Trench and the Yaeyama accretionary wedge north of the trench.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ubducting oceanic crust and the overriding continental crust (represented by a velocity contour of 6.75 km/s) and a sudden increase of the subducting angle (from 5 degrees to 25 degrees) are well imaged below the Nanao Basin. Furthermore, velocity undulation and interface variation are found within the upper crust of the Ryukyu Arc. Therefore, the strongest compression due to subduction and a break-off of the slab may have occurred and induced the high seismicity in the forearc reg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5.
复合加载条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云  王栋  栾茂田  范庆来  武科 《海洋工程》2007,25(2):52-56,71
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是海洋工程结构设施建造与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种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型式,通常承受竖向上拔荷载与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其工作性能与设计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特性进行数值计算。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为平台,通过二次开发,数值实现了Swipe试验加载方法和固定位移比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土的强度折减系数,探讨了沉箱基础在垂直上拔荷载和水平荷载单调联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的数值计算构造了复合加载条件下沉箱基础破坏包络面。  相似文献   
46.
某港口堆场地基上部5.0m系吹填而成,地表下18m范围均属软土,经真空预压初级加固后地基承载力仅在80—90kPa,局部区域上部淤泥土层土性指标较差,含水量大于50%,地基承载力不足60kPa。为了使地基达到230kPa的承载要求,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超软弱地基。通过现场成桩工艺试验和检测表明,桩身水泥土强度在90d龄期时大于1.80MP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大于150kN,以φ600桩径、桩长13.5m、置换率为0.308和φ500桩径、桩长13.5m、置换率为0.267两种方案布置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超过了230kPa的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深层搅拌法在港口超软弱地基土应用只要施工工艺适当,完全可以使地基承载力提高2—3.5倍以土,从而节省大量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47.
井中激电地-井方式井旁球体正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激发极化法中的地-井方式中的体极化球形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解析法对地下半空间的电位场进行求解,利用提取出的井中二次场异常电位差进行反演,得出极化球体的球心离井的距离和球心的埋深。通过计算机进行正反演模拟,验证了进行正反演计算的解析式的正确性,并从物理意义上对正反演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该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注意事项。研究对激发极化法地下勘探目标的定量分析具有明确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直流电测深法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联合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直流电测深法(VES)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对地层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TEM对低阻层反应灵敏,而VES对高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基于TEM与VES对地层响应特征互补的特点,尝试将TEM与VES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的效果明显比单一方法反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9.
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治理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采只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开采的矿渣乱排乱放现象非常严重,严重破坏了环境,象这样的矿山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随着时间的发展,松散堆积的矿渣在洪水的作用下顺着沟道倾泻而下,形成泥石流,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矿山泥石流逐步发展,进入发展期和活跃期,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对这样的泥石流沟进行研究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的治理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现总结归纳出来,希望对类似泥石流沟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黄小军  陈晨  边立杰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45-147,151
通过对经典的Priebe沉降计算法分析,以及面积置换率的变化对桩体压缩性假设作了改进;对桩土重度差异及承受荷载时应力和变形与深度的关系作了分析,归纳出相应的数学计算公式,用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是合理、适用的,可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