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比福建数字地震台网测定的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目录与中国台湾中央气象局公布的相应中深源地震目录,分析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的差别情况,基本认为:福建台网测定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的结果,在震中位置上,纬度偏大,即偏北;经度偏小,即偏向台网方向;采用单纯型方法定位的结果,发震时刻略偏小,震源深度偏小较多;用Locsat方法定位的结...  相似文献   
72.
活动断裂探测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较准确地探测活动断层的位置、性质,并初步研究断裂的活动性。作者在夏垫断裂上采用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的探测方法,获得了多条高质量叠加时间剖面图,图中清晰地显示了从几米到几百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通过对这些叠加时间剖面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时间剖面的分辨率。给出了对于不同的探测目标层埋深和精度要求所适用的探测方法和工作参数,为提高断层探测的分辨率和活动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确定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当前世界进入基于大数据进行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的时代,协同操作的数据、信息、系统、空间基础设施对整个地球科学研究和应对巨大社会挑战至关重要.2012年8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的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领军科学家交流讨论了地学信息领域取得的进展、成果和发展趋势.从本届地质大会来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深入应用到了地学众多专业领域,地学信息产品服务成为了信息化时代各国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主流渠道,地学信息逐步突破孤立的专题、地区、国家的限制,跨专业、跨学科、跨国乃至跨大洲级别的数据共享将逐步达成共识.当前,全球的地学信息科学家都在朝着这同一方向努力,让地学知识能够快速、便捷、高效的为变化的地球服务.  相似文献   
74.
以河北台网记录到的地震数据为基础,根据sPn震相所具有的特征对该震相进行精确识别,计算出2001年以来河北地震台网记录的2个代表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震源深度,采用sPn震相计算出多个台站震源深度的平均值,将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给出的震源深度进行比对,2个地震的震源深度误差均比较小,说明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得到应用,为地震科研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定量处理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2000~2002年的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分析了地震活动密集值的相对变化及其含义,探讨了其在中期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77.
本文运用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粘弹性介质(Maxwell体)中剪切产热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并讨论其对于深源地震发生机理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板块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粘滞损耗产热将会发生剪切不稳定性,这为解释深源地震发生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78.
本文运用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粘弹性介质(Maxwell体)中剪切产热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并讨论其对于深源地震发生机理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板块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粘滞损耗产热将会发生剪切不稳定性,这为解释深源地震发生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paper, structure models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each station have been obtained by way of fitting synthetic seismograms with P waveforms of deep focus teleseismic records from the 11 stations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China. We have studied the structure in the region based on those model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dium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s a layered structure with alternate high and low velocity layers within about 100 km under the region. The crustal thickness is about 31.8–35.8 km.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471–479, 1991. This work is one part of the project funded by the State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China.  相似文献   
80.
利用纯S波输入研究地震台站下方的横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中距在50°左右的深源远震,直达波S波震相波列可以与其他震相波列分离. 在层状介质中,本文通过传播矩阵方法得到由S波从台下底层输入获得地面理论地震图的新方法,并由此拟合了河北省两个地震台短周期S波记录,获得台站下方横波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红山台下13km和24km左右有S波低速层存在,地壳厚度为33.km;涉县台下18km和30km左右有S波低速层存在. 红山台下S波差异显著的2个低速层夹持的高速层、较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低S波速度结构,与166年邢台大地震有关. 考虑到S波速度对部分熔融体的敏感性,认为地壳S波速度结构可作为揭示强震深部背景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