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374篇
大气科学   176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557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31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zing effect of ground-sills on the riverbed through a series of flume model experiments. From results, although check dams ha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upstream sediment transport, the mass energy produced by the free fall of the overtopping discharge still causes strong local scour downstream of the structure, and this scour leads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heck dam. Therefore, this study conducted model experiments on various types of serial ground-sills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spacing to best protect the downstream b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channel 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ation, this study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Serial ground-sills reduce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ability perfectly, especially under a mild channel gradient equipped with 2 4 times the average channel width interval. But for steep slop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oper spacing should be shortened to 1 2 times the average channel width. 2) Ground-sills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treambed from scouring under a suitable equipped condition and the concepts of guiding scour and riverbed inertia were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ground-sill spacing.  相似文献   
992.
EH4在危机矿山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仪是快速高效的第四代数字化大地电磁探测仪器,基本配置(10Hz~100kHz)能测量地表向下1000m深度范围内地质体的连续视电导率值,我们对25个不同类型金属矿床进行了隐伏矿定位预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D模式图能清晰地反映不同电性体的精细电阻率结构,经钻孔验证后显示:(1)火山晚期热液型金矿床,很好地反映了火山机构控矿的漏斗状形态,体现了矿体的垂向延深大于水平延长的成矿规律,矿化异常的电阻率较低(1~150Ω·m);(2)剪切带型金矿床,明显区分了矿化蚀变构造带和围岩,确认矿化异常在围岩中呈脉状分布,电阻率小于260Ω·m;(3)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清晰地反映了隐爆角砾岩体控矿所形成的对称矿(化)体,区分了隐爆角砾岩体和矿化蚀变带,矿化异常的电阻率较高(1000~2000Ω·m).  相似文献   
993.
韩志型  王宁 《岩土力学》2007,28(2):367-370
无间柱连续采矿是一种高效的采矿方法,已成为地下矿山采矿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以某铅锌矿山为例,采用能模拟开挖与充填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对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采矿法开采急倾斜厚矿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分层高度和超前回采分层数,以及不同的暴露面积条件下采场的稳定性,从而得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无间柱采矿法在矿山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岩体不连续面迹长与直径间的概率关系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海涛  马平  秦四清 《岩土力学》2007,28(9):1828-1832
由于“随机”概念的模糊性,在假定不连续面为薄圆盘及弦长作为迹长的前提下,基于迹线端点在圆周上均匀分布、迹线中点在直径上均匀分布、迹线中点在圆面域内均匀分布这3种明确而又不同的“随机”含义,可以得到3种合理的迹长 与直径 间的概率关系模型。通过对这3种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其在各自的“随机”含义下都是正确的,只是适用条件各异;野外实际可行的条件是介于模型2 和模型3之间的,合理地分析应该同时考虑这两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首先对所有取样面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其结果来分配给模型2和模型3以某种权重,这样得到的迹长与不连续面直径之间概率关系更具合理性,其结果弥补了目前国内外进行的相关研究仅仅考虑到第2类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5.
土壤水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98,自引:7,他引:9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及消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农业、水文、环境等领域都有密切联系。所以土壤水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土壤水研究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如水热盐的耦合运移,冻结土壤中水分的运移,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运移等。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也更加深入,如优先流、土壤水参数的测定及确定、土壤水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等。土壤水研究的数值模拟方法也有一些突破,如有限解析法、特征有限元法、交替方向有限元法等。土壤水研究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如用于水资源评价、土壤水分与作物的关系、水环境评价等。  相似文献   
996.
对华北GPS监测区近期地壳应变连续分布的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接利用华北GPS监测网各个测点的位移观测值,借助高斯型位移协方差函数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立连续分布的位移函数,并根据应变与位移的偏导关系,对华北GPS监测区1992 ̄1995年、1995 ̄1996年最大剪应变及面膨胀连续分布进行估算,得到其应变场动态图像。  相似文献   
997.
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连续测定化探样品的As Sb Bi H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地质》1999,5(1):73-76
  相似文献   
998.
大采深倾斜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开态的连续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回路钻孔注(放)水连续探测系统,结合断裂力学分析,了大采深倾斜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特征与形态,结果表明底板破坏形态为一匙形,与厚煤层开采所形成的破坏形态相比其破坏特征的差异在于底板采动裂隙主要是原生节理裂隙的扩展,而工作面推过压实后,绝大部分裂隙又趋于闭合。  相似文献   
999.
全孔反循环中心取样钻进设备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气动贯通式潜孔锤与双壁钻杆及专门研制的反循环钻头(获国家发明专利)配套使用,可实现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进新工艺,连续获取的岩样采取率高,品质好,代表性强。经复杂地层金矿、铜矿等矿区使用,钻进效率比普通钻进方法提高3倍,成本降低为原成本的1/8~1/5,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层矿床勘探和取心钻进难题。   相似文献   
1000.
沈振中  林伟斌  杨海林 《岩土力学》2006,27(Z2):269-274
由于断层和节理切割,边坡岩体一般具有非连续特性,降雨入渗是影响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岩体边坡的非稳定饱和与非饱和渗流分析模型,并采用块体系统的非连续变形分析建立了降雨入渗非饱和渗流场影响的岩体边坡稳定分析和评价模型。作为应用实例,对某高速公路岩体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非稳定饱和与非饱和渗流场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