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关于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是否可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范围计算法的进程、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法、防雷设计规范等方面对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可性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在MnSO4-H2SO4和MnCl2-HCl电解液体系中分别制备出电解二氧化锰(EMD),并在该二电解液中制备出掺杂MnO2样品,而后用X射线衍射确定其晶型为MnO2-γ,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用XPS研究掺钛EMD表层物种,用模拟电池在实验室中快速检测掺杂样品的电性能,进而探讨了不同电解液体系中制备所得MnO2与其晶体结构及电气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佘季洪 《贵州气象》1995,19(6):39-41
雷电沿架空金属管线侵入造成的雷害事故频率大,危害重。故防雷电波侵入保护措施是避雷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阐述了雷电波侵入的危害方式及几种防雷电波保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4.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  相似文献   
25.
压缩天然气(Compression Natural Gas简称CNG)在制造、输送或贮存时,经常由于摩擦而产生静电,这些静电不仅聚集在管道、容器和储罐上,还聚集在加工设备上形成高压电位,对人身及设备的安全有着很大的威胁。更危险的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静电电压有时可达数万伏,引燃爆炸性介质,加之具有突发性,难预测,发生频度高,损失惨重等特点,将会造成设备、财产重大损害和人员的伤亡。因此对CNG汽车加气站静电危害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6.
引言 复合型电源防雷器(SPD)是基于开关型空气间隙和限压型压敏元件零距离组合而成的防雷产品,它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适应窄小环境安装等优点。国内外此类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空间距离有限,需要多级防雷的场所,如加油站,电信基站等。  相似文献   
27.
雷暴云内闪电双层、分枝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了一种逃逸启动、双向随机发展的放电参数化改进方案, 并进行了12.5 m的高分辨率、二维雷暴云数值模拟试验, 模拟再现的雷暴云内闪电特征在通道扩展范围和双层、分枝结构以及与位势阱位置的相互配合等方面与实际VHF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进一步发现: (1) 闪电在雷暴云内相邻的正、负电荷区边界附近触发后, 负先导向正电荷区发展、正先导向负电荷区发展. 存在正负两种极性的云闪, 他们的极性由云中相邻正、负电荷累积区位置的上下配置决定. (2) 电荷累积区的空间分布制约着闪电的空间范围. 云闪几乎遍及其所传播的电荷堆, 遭遇到局域性、与通道极性相同的电荷堆时, 通道将转向、绕开该电荷堆. (3) 电位的空间分布形态同样制约着闪电通道传播方向和几何结构: 先导通道进入正或负位势阱之前沿着最大电位梯度方向传播; 当先导通道穿过它们的中心之后通道更趋于电位变化缓慢的地方发展. (4) 云闪通道在穿过电荷累积区中心以前, 有较好的分形特征, 幂指数约为1.45; 而其后向低电荷浓度地区延伸时, 幂指数随着半径增加而减小. (5) 放电结束后通道感应生成的异极性电荷沉积在正、负先导通道经过的区域, 形成新的、复杂的云内电荷空间分布, 位势极值可由200下降到20 MV.  相似文献   
28.
地面电晕离子对空中引雷始雪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9.
为了对雷暴云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模拟自然尖端所产生的电晕离子演化的一维数值模式。以地面电场为基础,考虑到地面电晕离子的演化,成功地计算了从地面至800m的空中电场及电荷、电流的时空演变,发现地面电晕离子可解释除雷暴云电荷影响外的空中电场和地面电场的差异,空间电场比地面电场更能反应雷暴电荷所产生的电场。空间电荷层可延伸到800m的高度上,且电荷密度可高达0.25nC/m,600m高度上的传导电流密度可达0.1nA/m。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