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张丽  赵茹  郭菲 《河南气象》2014,(1):98-102
近年来黄河中游径流量表现出强烈的减少趋势,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要水保措施的骨干坝是影响径流量的众多因素之一。为研究骨干坝对黄河径流的影响,首先要确定骨干坝的蓄水比例。以黄河流域第二大河汾河为例,从骨干坝的概念和运行方式出发,通过到水土保持部门调研、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对调研获取的骨干坝蓄水数据进行查询校对及实地查勘Google Earth未找到的部分骨干坝等方法,研究了汾河流域骨干坝的蓄水比例。结果表明:水土保持部门的调研结果、Google Earth软件历史查询功能对蓄水骨干坝的查询结果结合实地查勘结果证明了汾河流域确实存在蓄水骨干坝,蓄水骨干坝一旦蓄水,一般即为常年蓄水,且水位基本保持稳定。汾河流域160座骨干坝中蓄水骨干坝有13座,骨干坝蓄水比例为8.13%,蓄水比例较低。依据上述研究成果,支流骨干坝蓄水比例可根据水土保持部门调研、Google Earth软件查询结合实地查勘确定,黄河流域其余各支流可参考汾河流域研究骨干坝蓄水比例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比例射线移位算法处理冲突目标群,能够较好地保持移位后目标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常被应用于点群移位。本文在对已有算法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考虑了存在线状要素时点群移位的新情况;其次,提出了可变参数的衰减函数控制模型。最后本文通过实验,演示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LaCoste & Romberg ET型重力仪数字静电反馈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以计算机技术和采用数字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控制算法研制的数字式静电反馈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将该系统用于LaCoste & Romberg(LCR)ET20型重力仪的升级改造中.改造后LCR ET20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解决模拟静电反馈系统中线性度不易调整和长期稳定度差等问题,并能提高重力仪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4.
《地理教学》2011,(7):64-64
新一期英国《自然·通信》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气候变化已明显影响了芬兰不同颜色猫头鹰群体的比例。由于近30年冬天越来越温暖,当地同种群不同颜色的猫头鹰在生存竞争中的优劣地位随之变化,导致它们的比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5.
106.
高毅超  徐艳杰  金峰  王翔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4189-4196
高阶双渐近时域透射边界能够同时模拟行波和快衰波的传播,并且能够在全频范围内迅速逼近准确解,具有优良的收敛性能和计算效率.本文将动水压力波高阶双渐近透射边界直接嵌入到近场有限元方程中,建立了大坝-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直接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的整体控制方程保留了近场有限元方程系数矩阵对称稀疏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利用现有的通用有限元求解器求解.基于有限元开源软件框架体系OpenSees(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编程实现了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二维重力坝、三维拱坝与库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数值算例表明,该直接耦合分析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7.
利用1999-2007和2009-2011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 采用DEFNODE(反演计算弹性岩石圈块体旋转、 应变和块体边界断层闭锁或同震滑动的Fortran程序)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三维闭锁程度, 并结合剖面结果分析了断层深浅部变形特征. GPS反演结果表明, 1999-2007年, 龙门山断裂中北段(闭锁比例为0.99)处于强闭锁(本文将闭锁比例大于0.97的称为强闭锁)状态; 龙门山断裂南段地表以下深度16 km内为强闭锁, 深度16-21 km处闭锁比例降低为0.62, 深度21-24 km处整条断裂逐渐转变为蠕滑状态. 2009-2011年, 即汶川地震后, 龙门山断裂中北段处于震后蠕滑状态; 龙门山断裂南段深度16-21 km处闭锁比例降低为0.45, 其它位置闭锁程度保持不变. GPS剖面结果显示, 2009-2011年, 即汶川地震后, 龙门山断裂中北段为逆冲兼右旋走滑运动; 而南段断层不能自由滑动、 变形宽度较大. 综合分析认为, 汶川地震时, 龙门山断裂南段并没有发生破裂, 一直处于较强的闭锁状态, 汶川地震的发生又加速了芦山地震的孕育进程; 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闭锁深度较中北段浅, 因此芦山地震较汶川地震强度低、 震级小、 破裂范围窄.   相似文献   
108.
Geological map is the core carrier of the display of basic geological work. However, the compilation standards for geological maps in different periods are not uniform, and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of adjacent sheets junction.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update these maps, which otherwise will bring considerable inconvenience for user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unified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expression and marks were adop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systematically revising the 1:50 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maps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vision principles were put forward as ‘respecting the original work, following the norms, not leaking information, unitary expressing, reading clearly and easily, revising beautifully and harmoniously’.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revis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vision process was created as ‘digitization →verification and problem processing→explanatory notes update’, which solved the problems of lacking detailed process guidance during the geological map revision. The geological map has been upgraded after revision, and the latest geologica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integrated without mistakes and omissions, which makes these maps unitary and easy reading. The revised maps improved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the “geological cloud” basic geological data sharing platform, and meet the needs of systematical managing, using and sharing of results data.  相似文献   
109.
产流误差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以及修正的稳定性,在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流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将产流系列按照一定原则分成若干组,假定每组存在系统误差,通过引入一个比例系数来表示,应用系统响应理论,选择适当的参数率定方法确定最优比例系数,进而对时段产流量分组进行修正.将产流误差比例系数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应用于滩坑流域,并与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对于流域的17场历史洪水,二者均能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但前者的修正效果更好,修正稳定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10.
三角洲在坳陷盆地沉积中所占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全球现代三角洲体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坳陷盆地沉积体系简化为河流-三角洲-湖泊,建立沉积体系模型。后期沉积体系叠置在前期沉积体系之上,同时也对前期沉积体系进行改造。每期沉积体系体系均发育有河流-三角洲-湖泊,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假设盆地规模不变,沉积基准面下降-进积过程表现为河流沉积在盆地中所占比例增大,沉积基准面上升-退积过程表现为湖泊沉积在盆地中所占比例增大。变化过程中,三角洲在盆地中所占的比例变化较小;相对于沉积盆地,三角洲体系不占主体地位,而是处于一定的比例范围(三角洲总面积/盆地面积在0~10%之间)。因此三角洲的规模,取决于沉积盆地的规模,开展沉积相研究必须考虑宏观盆地尺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