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在太阳与月亮之间 彝族历史悠久,文明古老.数千年的繁衍与淘洗,不仅传承了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彝族特色的灿烂文化,从而使彝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33.
在本文上篇,将简说那位撰写廿四史中第一部史书《史记》的史官、天文学家司马迁,还有那部史书以外的、有系统简述天文历法的典籍《淮南子》及作者刘安的故事……  相似文献   
34.
农历龙年闰四月,这只是一种记时的方法,而要说清闰月是怎么回事,得从历法谈起。什么是农历农历,是用我国古代历法排列口、月、年并提供有关数据的历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唐、宋时期,每到年末,皇帝就把新历书赐予文武群臣,因为是皇帝颁发的,所以人们就把历书叫“皇历”。  相似文献   
35.
十月历在历史上的存在,已有彝文文献的发掘证据,并可从中窥视其演变脉络。原是1年分成阳年和阴年两半,以五行循环2次或以十兽纪月;继而改以五行代表三季,每季含阳和阴2个阳历月分;受汉族农历影响后,再把五季改造成四季,吸收十二生肖纪日纪年,改以数字纪月,为过渡到改行十二月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在简说汉代畴人与历法天仪故事里,于本文中篇,将向大家聊一下汉代中、后期两部著名的历法《太初历》与《三统历》。以及其历法主编落下闳与刘歆等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7.
时间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计量单位,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纪时制度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其中关于子时问题的界定尤为重要。古代西方天文学家认为子时的范围应该是0~2时,而中国古代历法学家则认为子时的范围是23~1时。故本文从纪时制度出发,梳理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古代西方历法的规则和特点,从而论述子时的时间范围应为现代时间的23~1时。  相似文献   
38.
问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公历、农历、阴历、阳历等不同的历法,我们怎样分辨它们之间的关系?历法中为什么有闰月?公历的闰月为什么在二月,而不在其他的月份?答自古以来,人们观测太阳、月亮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规律,形成了三个基本的时间单位,即以昼夜循环为周期的日,以月亮圆缺为周期的月,以寒来暑往为周期的年。  相似文献   
39.
谢懿 《天文爱好者》2009,(12):20-23
木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岁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12年,正好与地支相同,因此得名。这一特性使得木星成为了天空中一个巨大的时钟,具有纪年和修订历法的重要意义。此外,中国古代还认为木星与农业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段文字讲道(大意):  相似文献   
40.
授时大统历法五星推步的精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天文学报》2008,49(2):207-215
用元明授时大统历步五星术和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大明嘉靖十年(1531)五星每日夜半位置.利用比较法,对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五星会合周期、逆行段和合冲(或上下合)角速度进行比较,通过行星平运动和实运动的比较,分析研究授时大统历步五星精度,给出定量分析结果,探讨了授时大统历步五星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