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原生晕研究50年的主要成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矿床原生晕研究表明,原生晕方法可指导矿区外围及区域成矿带上的矿点或异常分类评价,提高中大比例尺的矿产预测水平,为发现新矿床(体)提供依据。在矿床不同勘查阶段追踪盲矿体、确定矿体赋存部位。还可为研究矿质来源、控矿因素、围岩蚀变等提供地球化学证据和基础资料。文章阐述了原生晕五十年的研究历程、主要成果,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2.
黄照祥  刘晓慧 《华北地质》2007,30(4):284-288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赣西第一个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容矿岩石为细碎屑岩及不纯的碳酸盐岩,有利构造是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化探分散流及次生晕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s-Ag-Sb-Hg-Ba-Tl。通过对其次生晕、分散流和原生晕等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建立该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模式,找矿模式总结为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次生晕和分散流异常) 层位 岩性 构造 蚀变。次生晕和分散流异常可有效地缩小靶区,可圈定金矿化带。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蚀变和矿化条件下,利用异常模式寻找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干旱区特有的气候-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干旱区植被进行了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组分解析,尝试通过对于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进行解析而解决因植被光能吸收的估算问题,并参考国际上遥感-生态模型GLO-PEM和CASA,借助遥感生态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干旱区适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PEM,并以ERDAS IMAGINE为平台,实现了模型可视化模型界面,可用于中国西部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年净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由于考虑了干旱植被生理特征和灌层结构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构与原理更加合理完善,为引入其他生态模型应用或移植到干旱区提供借鉴,从而为中国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东亚土地覆盖对ENSO事件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宝  刘纪远 《遥感学报》2003,7(4):316-320
对1982—1993年气候年际变化的强信号——ENSO进行了确认及再分类。以美国地质调查局EROS中心提供的AVHRR 8km NDVI为数据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了1982—1993年每年夏季(5—9月)NDVI平均影像。在此基础上用数据断面分析法对ENSO年东亚地区土地覆盖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同一时间序列NDVI平均影像进行了运算,发现其第7主成分影像所反映的土地覆盖分布与数据断面分析法所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对此,进一步分析了第7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与代表ENSO变化特征的南方涛动指数(SOI)之间的关系,进而,对ENSO驱动下的东亚地区土地覆盖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95.
Primary production and total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as the main variables to estimate the fish yield potential of lak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estimation procedure for regional applications, two major adaptations were implemented. Bo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total phosphorus and primary production as well a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corresponding fish yield potential were adjusted to specific regional conditions in north-east Germany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in shallow lakes, respectively. Applied to 786 lakes, the adapted procedure led to estimated fish yield potentials in the range of 8 … 67 kg/ha · a with shallow lakes show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potentials than stratified ones. A comparison of estimated yield potentials with current yield statistics revealed an improved conformity of estimates attained by using the adapted procedure.  相似文献   
996.
马鞍桥金矿的有机烃气结合原生晕测量找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陕西马鞍桥金矿为例,介绍了矿区找矿潜力和深部成矿预测等方面利用有机烃气结合原生晕的综合地球化学测量技术的研究成果;为拓宽金属矿床(尤其是深部隐伏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尝试;对深入认识矿体周围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完善找矿地球化学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7.
缅甸纳莫原生翡翠矿体特征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缅甸纳莫翡翠原生矿体呈透镜状侵入于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矿体中分布有团块状围岩捕虏体。矿物结晶顺序为:具帚状结构的粗晶柱状硬玉→具柱状交织结构的细晶柱状硬玉→具流动构造的微晶柱状硬玉与粒状方沸石组成的绿色翡翠细脉→粒状方沸石脉→钠长石与石英组成的脉。绿色翡翠细脉沿矿体构造裂隙呈条带状、脉状产出,主要由微晶柱状硬玉组成,其长度为0.06~0.08mm,宽为0.01~0.015mm。矿体主要由具柱状交织结构的细晶柱状硬玉组成,是超基性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吴明清 《矿物学报》1998,18(1):17-22
本文研究了贵州望谟乐康深水槽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研究结果表明,乐康剖面上二叠统δ13Corg值的变化幅度不大,越过第34层进入第35层以后,在WL-16号样品层位上,δ13Corg值突然从WL-15号样品的-25.419‰降低到-28.235‰,衰减幅度达到近3‰;其后δ13Corg值逐渐回升,并进入下三叠统。根据δ13Corg值的突然衰减正好发生在第34,35层的界线过渡层内这一事实,我们认为乐康剖面的P/T界线应划在第35层的WL-16号样品层位上。由于沉积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海洋生物原始生产率(primaryproductivity)密切相关,因此,贵州乐康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不仅可以作为精确划分地层界线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而且反映了海洋原始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99.
银山多金属矿床原生分带形成的矿物溶解度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德会  岑况 《矿物学报》1998,18(2):194-202
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有序的原生金属分带,以3#和13#次火山岩的铜区作为成矿中心向上向外,由Cu-S-Au带、Cu-Pb-Zn带、Pb→Zn-Ag带→Pb-Ag带。使用多相多组分化学平衡计算程序(VCS),模拟了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元素的溶解度,结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从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对矿物溶解度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原生金属分带形成的化学机理。研究不仅更深入地揭示了分带形成的物理化学因素,而且对进一步认识络合物在热液成矿中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Size-differentiated concentrations of SPM, F, Cl, NO3, SO4, Na, K, Ca, Mg and NH4 in atmospheric aerosols were measured in a suburban area of Agra city during December 1992 to March 1993. Except for NH4, Cl and Na, all components were found to have a bimodal distribution. The fine fraction was dominated by NH4, K, NO3 and SO4, while Na, Ca, Mg, F and Cl contributed to the coarse fraction. Fifty-eight percent of SO4 and 67% of NO3 were found in the fine mode and the coarse mode comprised 42 and 33% of SO4 and NO3, respectively. SO4 was found to have a peak above the submicron range at 1.1 µm which has been attributed to secondary sulphate formation by heterogeneous oxidation of SO2 on alkaline particles of Ca and Mg. The total aerosol was basic in nature and dominated by the soil-derived acid neutralising components (Ca, Mg and 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