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271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434篇
海洋学   121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ocean dynamic condition and sediment environment,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strong wind is an essential factor influencing sudden sedimentation in outer channel.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changes the complex process that wind raises wave, wave tilts sediment and current transports sediment into a comprehensive factor, and obtains mathematical formula between effective wind energy and the thickness of sudden sedimentation. The parametees in this formula are determined with field data of Huanghua Port. It may be used to predict siltation thickness and volume along the channel.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in ocean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seabed material between Huanghua Port and Binzhou Port, the proposed formula can be used to predict sudden sedimentation in Binzhou Port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is rehable. By predicting it on different combination plans among different recurrence in- tervals, entrance locations and channel classes,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plane design of Binzhou Port.  相似文献   
992.
Mixed and mixing layer depths simulated by an OGC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lobal distributions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h D , representing the depth of uniform density, and the mixing layer depth h K , representing the depth of active turbulent mixing, were simulated using an 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OGCM),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as with the mixed layer depth from the climatological data h D *.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 D and h D * suggested that the threshold density difference Δ σ θ should decrease from 0.09 kg m−3 to 0.02 kg m−3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for consistent comparison between two mixed layer depths, due to the different nature of density profiles depending on latitud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 D and h K revealed that h K is deeper than h D in the region where strong subsurface shear is present, such as the equatorial ocean and the region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On the other hand, h K is shallower than h D in the high latitude ocean during convective cooling and early restratification.  相似文献   
993.
赤潮的高光谱监测及预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害赤潮发生频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建设赤潮的早期监测和预警系统是一个难点。文章研究表明, 珠江口赤潮前后, 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9—31.1mg•m-3 和1.28×104 —1.76×106cell•L-1, 优势藻为聚生角毛藻; 高光谱辐射计获取的光漫射衰减系数、遥感反射率和荧光强度可反演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 其中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平均相对均方根差(RRMS)为30.6%、33.8%和77.4%, 而反演细胞密度的平均RRMS为83.6%、83.9%和136.4%。因高光谱辐射计可以获取每小时或者更短时间尺度的数据, 因此, 装备了高光谱辐射计的光学浮标可用于赤潮监测与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94.
锚泊光学浮标浮体设计及近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设计的光学浮标采用了柱状浮体, 提出了自由旋转的马鞍链结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该光学浮标一是初稳性高度大, 二是光学浮标重心位于浮心之下, 浮标的摇摆角较小, 抗倾斜及倾覆能力强。海上试验结果表 明, 对于风力7节、浪高3—4m以下的海况, 浮标倾角≤5°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 54%, 浮标倾角≤10°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83%, 浮标性能较好地满足了水下光辐射测量的技术要求。为减小阴影效应带来的光辐射测量误差, 文中采用了两种解决方法: 一是伸臂结构解决浮标体阴影的影响, 当太阳天顶角为0°时, 在近岸或者清洁水体中浮标体阴影引起的向上辐亮度测量误差分别不大于4% 和1%; 二是光纤光谱仪测量技术减少仪器自阴影的影响, 设计的光谱辐照度和辐亮度光学探头直径均为0.042m, 当水体光束衰减系数为0.12m-1, 太阳天顶角为10°时, 自阴影引起的向上辐亮度测量误差仅为1.5%。  相似文献   
995.
保护窗口是深海视频采集系统的关键组件。为提高深海视频采集系统的整体性能,保障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文章通过力学分析、理论对比和打压试验等过程,对保护窗口进行设计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球扇形窗口更适合全海深均匀高压环境;与主流窗口材料蓝宝石相比,我国自主研制的YAG透明陶瓷在性能和成本上具有优势;以第四强度理论作为充分准则进行设计,以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作为必要条件进行校验,结合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外径为96mm的半球形保护窗口的最优内径为76mm;对采用该内径尺寸透明陶瓷保护窗口的深海视频采集系统进行全海深压强水下打压试验,有力证实相关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海洋社会学作为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发展至今已逾十年,该学科呈现出发展方向趋向以内为主的走出边缘,回归主流;方法论趋向走出应然,回归实证;操作途径趋向走出文本,回归田野。  相似文献   
997.
Aims and Scope     
正Be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China Ocean Engineering takes as its prime fun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new research concepts,equipment,technology,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and other scientific advances within the field of estuarial,coastal,offshore,and deepwater engineering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evelopments.The Journal is concerned with al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海洋酸化和光照强度变化对海洋钙化生物的影响,本文选用广泛分布在热带珊瑚礁区的大型钙化海藻仙掌藻(Halimeda opuntia)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通过CO2加富(pH=7.50、7.80和8.10)和调控光照强度(30和180μmol photons m2·s-1)的方式,探究其生长、钙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特征对海洋酸化和光照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海水酸化可以显著抑制仙掌藻的生长率、钙化速率和光合效率,且随酸化程度的加深而加强。酸化条件下(p H 7.50~7.80),生长率、钙化速率和Fv/Fm分别下降了48.29%~58.80%、51.78%~62.29%和2.37%~13.79%;光照强度的增加可以缓解这一抑制作用,高光照下生长率、钙化速率和Fv/Fm分别升高了2.01%~44.55%、29.61%~40.68%和1.68%~6.92%。酸化处理和光照强度变化对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影响显著(P 0.01);酸化处理组中的Chl-a含量下降了32.69%~43.44%;而实验第20-28天,低光条件下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高光照组高出12.12%~57.45%;酸化胁迫下,MDA在组织中逐渐积累;同时脯氨酸明显升高,以增加藻体自身的抗逆性,缓解胁迫带来的损伤。此外,组织中总碳(TC)和总氮(TN)含量在酸化条件下显著增加(P 0.05),光照强度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TC和TN含量。通过分析可知,海洋酸化对仙掌藻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对其生长、钙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的抑制作用随着酸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而光照强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酸化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些结果可以为预测未来海洋酸化对钙质生物的影响和珊瑚礁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珊瑚礁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珊瑚礁是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对人类社会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而珊瑚礁又是中国南海主要的国土类型,国家因此越来越重视对南海珊瑚礁的规划、管理、建设与保护。珊瑚礁的调查与探测则是进行珊瑚礁活动的基础与依据,而遥感则在珊瑚礁的大范围探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国内外已经存在很多利用遥感对珊瑚礁进行调查与探测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将按照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的顺序,客观地阐述国内外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进展,探讨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并尝试总结中国珊瑚礁遥感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被动遥感包括珊瑚礁地形与水深的遥感、珊瑚礁底质与地貌的遥感、珊瑚礁岸线变化与稳定性的遥感以及珊瑚礁环境的遥感等,而主动遥感则包括珊瑚礁水深的机载激光雷达遥感、珊瑚礁地貌的船载声学遥感和珊瑚礁地形的星载微波遥感等。结果发现,国内珊瑚礁遥感研究与应用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虽然在部分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比国外更先进的技术,但相应的应用基础研究仍然达不到国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国内的珊瑚礁遥感研究仍需要鼓励珊瑚礁学者更多的参与与合作,以便在硬件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针对珊瑚礁遥感的研究,进而融合多种手段而实现珊瑚礁遥感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