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195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425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3S技术在晚稻长势监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江西省为试验区,探讨用RS-GIS-GPS技术监测作物长势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地块不成规模的情况,在GIS支持下,将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与GPS定位观测数据相结合,对NOAA/AVHRR进行判读,提取反映双季晚稻长势的植被指数,用该指数与GPS定位观测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监督分类监测苗情,并用迭代自组织分析法进行无GPS定位观测资料时相应时相的NOAA/AVHRR的长势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地理信息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分类)与GPS定位观测资料相结合提高NOAA/AVHRR数据的利用效果是适合的和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基于结构光和单CCD相机的物体表面三维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物体表面三维自动测量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中心任务之一 ,围绕这个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用结构光 ,单 CCD相机和双定向技术实现物体表面三维自动测量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 ,无需测定相机和结构光光截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单目序列影像上就可测量出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73.
王六桥  李善因 《地震学报》2001,23(5):530-535
简略地介绍了双重介质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引潮力作用下双重介质含水层中渗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将此泛定的方程与潜水的Boulton方程进行数学类比,从而得出一个新的迟后给水项,为解释固体潮致井水位振荡相位滞后现象奠定了物理基础;通过对该泛定方程的分析,还发现该迟后给水项与深部含水层中存在的一种潮汐液流振荡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74.
含油气性物化探信息双子波群灰色关联滤波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个考虑两个子波群,增加信息约束条件对研究区物化探信息进行滤波的新模型-双子波关联滤波模型。对模型的分析研究与应用表明,新模型对物化探油气性信息的识别、提取具有更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5.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本文在分析现有结构地震破坏模型的基础下,提出了一种改进掇参数地震破坏模型。文中采用三线退化型恢复力模型对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累积耗能,极限变形与极限滞回耗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的破损结果与实际在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相似文献   
76.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and the related properties of porous media. In particular,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streaming potential, and the membrane potential are described in a self-consistent set of equations. All these properties are shown to be governed by fluid-matrix interface properties, as well as four geometrical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77.
Asymmetric fuzzy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for ranking geoscience variab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fuzzy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rive weights for qualitative variables based on their partial order relations. Two asymmetric measure indexes (incidence coefficient and probability difference) are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asymmetric associations between geoscience variables from which the partial order relations can be constructed. The fuzzy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can be implemen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symmetric measure indexes leading to new methods for pattern overlay and data integration in mineral potential prediction. Two types of models are proposed and illustrated by two artificial examples: one for predicting targets for undiscovered deposits, and the other for estimating the mineral resource potential of the targets.  相似文献   
78.
A new multi-anvil type high-presure apparatu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sintered diamond anvils to generate pressures over 30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about 2000°C. A maximum sample volume of about 1 mm3 is available in this system. The pressure was confirmed by dissociation of forsterite into Mg-perovskite and periclase. The basic techniques and problems in utilizing sintered diamond in the MA8 type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re discuss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future prospect of incorporating simultancous X-ray diffraction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79.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建立沿海渔业天气警报服务系统的必要性,系统的设计特点,现场试验情况以及今后建台布网的设想。特别是把短波单边带通信,地面波传播方式和双音报警技术引入天气警报服务系统,开辟了短波单边带气象通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0.
刘振兴 《第四纪研究》2002,22(6):500-509
本文论述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及其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包括两颗小卫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在近地空间的主要活动区探测场和粒子的时空变化;研究磁层空间暴(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其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过程;建立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模式。为了实现科学目标,赤道区卫星和极区卫星上各载有8台探测仪器。近地赤道区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km左右,远地点60000km左右,倾角约28.5°;近地极区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700km,远地点40000km,倾角约90°。为了使双星计划与欧洲空间局ClusterII卫星相配合,赤道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6月发射,极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12月发射。双星计划与ClusterII卫星相配合,可形成地球空间6点探测计划,这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重要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本文概要讨论了双星计划与地球系统各圈层的关系,包括与大气圈、生物圈、地球内部各圈层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