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我国南海海域环境条件,对一座深水圆筒型钻井平台设计一套张紧式系泊定位系统,利用SESAM软件对平台运动响应和缆索张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主要运动响应为纵荡、纵摇和垂荡。分别考虑0°和180°的环境载荷方向,对比得到0°方向的缆索张力更大,且6号和7号缆承受了主要的环境力。分析了平台运动的影响因素,认为缆索夹角设定为35°时较优,适度增大系泊缆初始长度和减小两端锚链长度可较为有效地降低系泊缆受力,系泊缆总根数保持12时(4根×3组)为最优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对初始系泊方案进行了优化,在风暴工况下系泊缆最大受力减小了约14.8%。钻井作业工况和一根系泊缆破断工况下,系泊缆受力和平台位移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2.
针对传统圆筒型FPSO垂荡运动剧烈的特点,提出一种带有垂荡抑制结构的圆筒型FPSO。采用1∶77.8的缩尺比制作模型,进行垂荡纵摇衰减试验,得到带有不同垂荡抑制结构模型的固有周期和无因次阻尼系数,进而选取最优的垂荡抑制结构型式。之后计算并对比传统圆筒型FPSO和新型圆筒型FPSO垂荡纵摇运动的固有周期和幅频响应函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海海洋环境条件,设计新型圆筒型FPSO的系泊系统,计算分析自存工况下的耦合动力响应,并与传统圆筒型FPSO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垂荡抑制结构可以有效增大系统垂荡纵摇运动的固有周期,改善运动性能,提高系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3.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在FPSO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FPSO检测的特点和基于风险检测的基本原则.根据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提出了FOSO检测的方法,包括检测的决策论基础和基本步骤,并给出其在上部组块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4.
张洪彬  徐会希 《海洋工程》2022,40(2):154-161
耐压舱设计是水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极限承载力研究是核心中的核心。针对球壳封盖加柱形壳体耐压舱,现行标准对于初始导入缺陷数值的确定往往过于保守,对于耐压舱体数量较多的无人潜水器来说,过大的设计质量是总体设计所无法接受的。首先采用装配体整体建模策略,建立复合屈曲的受力模型,将三大非线性影响因素同时引入到极限承载力研究中,提升了计算精度。然后分别针对确定性缺陷和非确定性缺陷结构开展极限承载力研究。最后,提出以0.23%的初始缺陷导入尺度作为球壳封盖加圆柱壳体的耐压壳体缺陷导入参数,给出了导入尺度的计算方法,并借助水压试验对上述参数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岚山港化工码头大圆筒预制的质量控制过程及解决措施,认为在监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以实测数据为准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并施实施工质量自监,资质与进场队伍双重审查,以全面提高监督理水平。  相似文献   
96.
针对1 000 m水深作业的新型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系统(FPSO),选择多点系泊FPSO和穿梭油轮串靠外输方案,分析串靠方案在中国南海的可行性。FPSO和穿梭油轮作业时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较为重要,通过ANSYS-AQWA建立水动力耦合分析模型,基于多浮体水动力学方法进行时域耦合仿真模拟。在FPSO作业海况下,分析了串靠外输时系泊锚链及系泊大缆的张力特性和两浮体的运动响应,对大缆的长度和刚度参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串靠外输方案满足新型圆筒型FPSO的作业环境。随着系泊大缆长度增加,其张力最值逐渐减小,FPSO和穿梭油轮的最小间距逐渐增大。两浮体最小距离稳定在83 m左右。随着系泊大缆刚度增加,其张力最值增大,相比于大缆长度,大缆刚度对耦合系统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97.
王磊  李欣  杨建民 《海洋工程》2006,24(1):9-13
应用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和Ir J A Pinkster的近场分析方法,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系统(32万吨FPSO)的二阶波浪定常力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浅水情况下,不同水深对FPSO受到二阶波浪定常力的影响,对浅水油田中FPSO的设计应用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8.
A pract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wave run-up height on a slender circular cylindrical foundation for wind turbines in nonlinear random waves is provided.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velocity stagnation head theory and Stokes second order wave theory by assuming the basic harmonic wave motion to be a stationary Gaussian narrow-band random process.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measurements by De Vos et al. (2007), and some of the highest wave run-up events that were predicted agree with those measured.  相似文献   
99.
FPSO限位技术     
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具有强大的油气处理、存储等功能,是海洋石油特别是深海油气开发的重要设备。在FPSO旋转半径内作业时,为保证其安全,并尽量减少FPSO停产时间,需要对FPSO进行限位操作。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FPSO限位的相关技术,为以后的限位作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0.
The diffusion equation governs thermal conduction and groundwater flow phenomena.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two‐dimensional radial propagation of a sinusoidal perturbation radiating from a cylindrical source within an infinite slab of homogeneous material. Th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has several applications. For instance, 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diffusivity of the subsurface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the hydraulic head around a vertical well during its development. For thermal problems, it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ound a cylindrical heat source generating a sinusoidal power per unit length.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and we compare these solutions with numerical solutions. Two approximate analytical solutions, which can be relevant in practice, are also presented. Finally, we give an upper bound for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transient part of the solution and we provide an estimate of the radius of influence of the sinusoidal solicitation.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