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2篇
  免费   1035篇
  国内免费   1302篇
测绘学   744篇
大气科学   899篇
地球物理   1131篇
地质学   2561篇
海洋学   963篇
天文学   447篇
综合类   431篇
自然地理   55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4篇
  1905年   3篇
  1880年   2篇
  18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Land subsidence due to undergrou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s a well-known problem that affects many citie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ones located along the coastal areas wher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ubsidence and sea level rise increases the flooding risk. In this study, 25 years of land subsidence affecting the Municipality of Ravenna (Italy) are monitored using Advanced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DInSAR) techniques. In particular,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new Sentinel-1A SAR data allowed us to extend the monitoring period till 2016, giv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phenomenon in the area. Two statistical approaches are applied to fully exploit the informative potential of the A-DInSAR results in a fast and systematic way. Thanks to the applied analyses, we described the behavior of the subsidence during the monitored period alo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placement and its main driv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992.
三角高程法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角高程法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误差的来源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三角高程法的超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方法,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方案,包括跨海场地选定与布设,观测标灯设计与制作,跨海观测时段数、测回数及组数设计,观测程序与观测方法、观测成果的限差验算与成果取舍等,并提出了跨海高程传递精度评定的两种方法。在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工程现场选定两条跨海线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9km和18.0km跨距的跨海高差平差值与已知高差的较差均小于二等水准测量限差,每千米跨海高程测量中数的中误差分别为±0.68mm和±0.63mm。  相似文献   
993.
高分二号影像融合方法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实际应用中因融合方法选择不恰当而无法充分发挥高分二号数据优势的问题,对常用影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分析评价,旨在寻找最适用于高分二号数据的影像融合方法。采用Brovey变换、改进IHS变换、PCA变换、GS、HPF、小波PCA、Ehlers、Subtractive、HCS、NND 10种影像融合方法对高分二号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融合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针对高分二号数据,综合考虑光谱保真度和空间细节表达以及目视效果,HCS和NND方法的融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4.
有效的观测是提高对海雾认知和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卫星数据是当前最可行的观测数据源,但需要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精细的检测技术。本文为提高风云二号海雾检测水平,在现有卫星观测数据条件下借鉴了动态获取云雾阈值的思想,定制设计了一套从获取动态检测阈值到温度、纹理、噪声检测等步骤的黄渤海海雾检测方法流程。对黄渤海白天海雾检测结果的检验表明,虽然对于秋、冬非海雾季月份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但在春季海雾季已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同时该技术方法也需要继续搜集实例,进一步优化阈值获取方案。  相似文献   
995.
大陆风化与全球气候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构造隆升驱动气候变化”的假说是当前解释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冷的主流观点。该假说把新生代以来发生的几个主要现象 ,即全球气候总体上趋冷 ,大气 CO2 浓度下降 ,海洋 87Sr/ 86Sr比值上升 ,以及构造作用引起的大面积隆升等加以有机的联系 ,给以了合理的解释。近几年围绕大陆风化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主要是对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流进行研究 ,探讨青藏高原隆起对于大陆风化速率的影响。这些争论主要是有关硅酸盐风化还是碳酸盐风化 ,有机碳的风化与埋藏 ,大陆风化与大气温度 ,大气 CO2 浓度与大气温度等问题。最后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黄土高原的黄土沉积地层所作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