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是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目前,城市基础测绘部门在建库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很多技术难题。为此,基于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平台,以广州市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主要介绍建库和更新的方法,全面解决大比例尺制图和建库的一体化、空间数据图形和属性的一体化、面向对象或要素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及数据生产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一体化等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2.
宋程  张永仙  夏彩韵  张小涛 《地震》2019,39(2):135-146
应用改进的图像信息方法, 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的电子温度数据, 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 与以往的地震电离层演化图像提取异常的研究相比, 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至震前近11个月, 并向震后延长48 d。 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 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异常时段, 且在震前2个月短期内异常扰动明显减弱并趋于背景值。 两个时段出现的异常扰动分布位置及其形态以及持续时间皆不重复, 这体现了前兆异常的不易确定, 难以定性及定量识别的特点。 电离层异常扰动特征的长时程研究, 有评估其预测参数和模型可靠性的实际作用, 也为应用中国卫星观测数据服务于地震预报等研究积累经验, 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EGM2008模型提取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重力场细节信息,概述了尼泊尔MS 8.1地震的均衡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GPS数据对研究区的动力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区存在重力的正、负值异常区及梯度带,这与该研究区局部应力应变积累、构造活动加剧、深部物质向研究区迁移以及研究区局部密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84.
唐承财  肖小月  秦珊 《地理研究》2023,42(2):332-351
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践行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助推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冰雪旅游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整体化发展格局;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更是给冰雪旅游带来重大发展契机,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消费热情不断高涨。与此同时,冰雪旅游相关研究也持续涌现,取得了丰厚研究成果。文章以“内涵辨析-脉络梳理-体系构建”为逻辑主线,从冰雪旅游基础概念、发展脉络演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区域等方面对中国冰雪旅游展开分析和评述。研究表明:冰雪旅游内涵丰富,学者们从资源、动机以及季候等视角展开了概念界定;冰雪旅游研究历经4个阶段,研究与实践联系日益紧密,产业发展受资源、政策、市场等因素驱动;研究内容已形成一定体系,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结合有待加强;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纵深研究;研究区域高度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且视角较为宏观。最后提出从理论构建及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区域等方面进行未来研究的创新。以期推动中国冰雪旅游研究的理论化和体系构建,引领和指导未来冰雪旅游领域研究,推进中国后冬奥时代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5.
青岛即墨温泉盆地热水沉积指示物及其标识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野外取样和XRD测试技术,在即墨温泉盆地发现硅质沉淀物、盐华、石膏、自然硫等温泉热水沉积指示物.根据热水沉积指示物的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阐述温泉热水沉积指示物的标识性意义:(1) 热水沉积指示物是划分第四纪沉积物层系的依据;(2) 是温泉地下热储温度的指示剂;(3) 依据热水沉积指示物百分含量的空间变化,可圈定温泉地热中心,指导地热资源开发;(4) 是寻找地下盲温泉和古地热水活动的标志;(5) 温泉热水沉积模式对现代海底热水沉积作用、成矿作用环境的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6.
重力垂直梯度在解决和解释地球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而获得其模型和分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测高卫星可以得到空间大范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垂线偏差、重力异常以及大地水准面数据,利用测高重力资料和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计算了南海海域重力垂直梯度,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7.
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hydrological data from the hydrogeological test holes and the long-term observation holes based on the hydrogeological data between the Jinggangshan Road Station and the Jianianhua Station on the Qingdao Subway Line R3.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When the drills are near the seashore (less than 50 m) and the backfilled formation has a larg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the backfilled components being coarse particles), the Quaternary pore wa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water and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hen the drills are far from the seashore (more than 50 m) or the backfilled formation has a smal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hen the drills are near the seashore (less than 50 m) with developed bedrock fissure, the bedrock fissure wa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awater and there i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hen the drills are far from the seashore (more than 50 m), or when the bedrock fissure is undeveloped,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here exists an aquifer (mainly marine muddy silt clay layers and partially silt clay layers) between the Quaternary pore water and the bedrock fissure water, which blocks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two. Consequently,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88.
青藏高原东北部多尺度重力场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受到SN和EW双向挤压作用的综合影响,处于年轻高原与古老地块交接区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强烈变形,构造活动十分活跃.为了整体性地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重力场和深部动力学机制,本文基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数据,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获得不同尺度的重力异常信息;同时反演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通过构建穿越龙门山造山带和西秦岭造山带两条剖面的岩石圈密度结构模型,分析了地壳上地幔内不同介质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显示十分复杂的塑性体的特征,其重力异常走向多以EW或SSE为主,反映了高原岩石圈物质向东运移的趋势;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薄,边缘造山带深部并没有发现"山根"痕迹,结合该地区低重力的特征,推测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岩石圈发生过大规模地幔流底侵作用;地幔流上涌的动力可能来源于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激发了地幔流体侧向移动,在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附近受到坚硬岩石圈的阻挡而被迫上移,并因此造成龙门山与西秦岭的隆升.  相似文献   
89.
对2015年尼泊尔MS8.1地震的地壳均衡背景及其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的印度板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9km,加载主要来自地幔;地震以北的拉萨地块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约为2km,加载主要来自地表.(2)尼泊尔MS8.1地震震中以南地区的地壳均衡异常大约为-100mGal(10-5 m·s-2),但其北部的地壳均衡异常则为300~400mGal,尼泊尔MS8.1地震发生在地壳均衡负异常向正异常过渡的高梯度带上.(3)尼泊尔MS8.1地震使震中周围地区的地壳整体向南运动,最大水平位移超过1.5m,分布在震中东南.震中以北的同震垂向位移总体为负值,最大下降幅度超过0.5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正值,最大超过60μGal(10-8 m·s-2);震中以南的垂向位移总体为正值,最大升幅超过0.7m,同震重力变化总体为负值,最大降幅超过-120μGal.(4)尼泊尔MS8.1地震使"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产生沉降,最大同震降幅超过120mm,震后松弛效应将使"世界屋脊"持续缓慢下降.该强震使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降低了2~3mm,有可能被GPS、InSAR等现代大地测量工具检测到.  相似文献   
90.
利用EGM2008计算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结合SRTM和DTM2006.0计算剩余地形模型,进而计算RTM高程异常,以弥补EGM2008重力场模型短波信号缺失的不足。从实测高程异常中减去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以及RTM高程异常,得到残余高程异常。利用曲面拟合方法拟合残余高程异常模型,解决高程基准系统偏差问题。通过实际GPS/水准数据计算证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GPS点的高程异常计算精度,达到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