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8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046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480篇
地质学   2984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20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9 毫秒
991.
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制度和战略,对中国长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与再组织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探寻主体功能区发生性(形成与演化)和反馈性(识别与规划)时空机理与规律是地理学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科学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国土空间开发条件综合评价,识别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适宜性空间格局。基于对西南山区发展约束条件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空间分异的主导性约束假设,设定地形和区位为原生性主导因素,验证了其与区划指标系统的定量关联性,以此为基础解析了主导因素约束机理并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稳定性机制。研究发现:①开发与保护适宜性识别结果的格局指向清晰。城市化适宜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都市区和部分周边区县,区域副中心(万州和黔江)适宜性也相对较高。生态保护适宜的区域集中于渝东北秦巴山区及部分三峡库区区县,同时包括渝东南武陵山区所在区县。②地形和区位因子在本区域对主体功能区的识别与形成具有主导约束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与地形因子相关性水平达到显著的超过70%,区位因子超过40%;两者综合后与区划标志变量(A、B指数)的相线性相关拟合度R2均超过0.8;地理探测器发现,地形和区位因子对区划指标的约束性分别有9个和7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对A、B指数的解释度分别约为70%和60%,两者叠加后,约束水平全部达到显著,对A、B指数的解释度在90%左右。③空间稳定性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主导因素约束的稳定性传递机制,称为客观稳定性;其二是基于指标体系的局域相对性和算法的内部抵消机制,称为主观稳定性。两种机制的协同性验证了区划技术系统的地域适应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随着矿山持续的开采,深部的矿岩被不断揭露和采剥,越来越多的边帮台阶到达设计境界,露天采场目前已经形成444m的高边坡。在顶部矿岩被揭露的同时,开采区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变得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为分析矿山最终边坡角优化研究奠定了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但是,只有结合尚未被揭露区域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才能进一步提高终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可靠程度,才能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矿山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的许多废弃矿山和老旧矿山由于开采原因造成环境非常恶劣,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随时有可能发生,对周边人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亟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以实例探讨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的治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开口比人工鱼礁体水动力特性及礁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方型人工鱼礁体开口比的变化对其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边长为3m、开口比为0~0.6之间7种不同方型鱼礁体周围水流场,通过分析水流场变化规律得到了礁体流场效应、阻力系数随开口比的变化情况;基于Morison方程计算了礁体在波流作用下的受力及其抗滑移、抗倾覆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礁体开口比小于0.2时,背涡区范围较大,流场效应明显;随着开口比的增大,礁体产生的上升流范围及竖直向最大速度分量逐渐减小;对于方形开口礁体,阻力系数与开口比的关系式为Cd=0.875φ+1.088(R2=0.963,P<0.01);随着开口比的增大,礁体所受最大波流作用力、抗滑移及抗倾覆安全系数逐渐减小,但礁体不会发生滑移和倾覆,可为实际礁体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GMFM、BBS、M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较好疗效,对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极佳,有利于患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分析高精度GNSS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双差模型和非差模型定位性能的差异,选取ITRF核心站组成长度不同但相对位置长期不变的基线,对2013年全年的有效数据分别采用两种模型进行解算,分析两者的相对坐标差异。结果表明:全年数据的非差解与双差解相对坐标的三维偏差序列的标准差达到8.2 mm,非差解与双差解存在定位偏差;非差解的相对坐标全年数据时间序列的平均标准差是(5.6,4.5,5.4) mm,而双差解是(3.4,3.1,4.0) mm,双差模型的解算精度和稳定性整体优于非差模型;随基线的增长,双差模型的差异呈现累积性,而非差模型的差异基本无变化,如42 m超短基线STJ2-STJO非差解和双差解全年数据的标准差分别为(6.2,4.8,5.7) mm和(3.0,2.9,3.0) mm,而487 km长基线HERS-WSRT则是(5.7,4.5,5.4) mm和(4.7,2.8,4.7) mm。  相似文献   
997.
在露天矿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主要任务有测量对象的空间位置,比如矿体的产状和形态,采剥工程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它的空间变化,工业设施的布置,矿区边坡安全性、土石方量计算等工作~([1])。本文以威特(WingtraOne)下文简称威特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山西某露天矿航测项目为例,分析总结航测成果正射影像图DOM、数字线划图DLG、三维模型3D scence等在矿山测绘中的各种应用,为十三五提出的智慧矿山做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在完成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测试了系统网络RTK实时定位测量的内符合精度、环境可用性、空间可用性、时间可用性与兼容性;并对GPS+BDS+GLONASS、BDS、GPS+GLONASS三种模式下网络RTK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基于GPS+BDS+GLONASS多系统的网络RTK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以虎门二桥为例,介绍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精密定位技术在特大型桥梁中的具体应用,在基线解算时,通过提高概略坐标精度、选择合适的解算策略、合理的约束条件等提高控制网解算精度,使得控制网成果的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要求.对虎门二桥8期测量成果的统计,进一步验证了控制网的测量精度,通过对部分点位坐标较差的计算,统计了点位的具[JP2]体变动情况,采用单点检验法评定了控制点的稳定性,为其他类似跨海工程控制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实现地面稳定性降低时间与地点、持续作用时间与空间影响分布的全面跟踪监测,该文基于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CORS)站网观测数据,结合地表水、大气及海平面变化资料,提出了CORS站网时变重力场及负荷形变场精化的已知负荷移去恢复法,建立了基于时变重力场的确定性地面稳定性变化定量辨识准则。以丽水温州地区为例,利用2015-2017年CORS网及有关水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根据40起已发生的历史地质灾害(险情)事件对结果进行验证:丽水温州地区的CORS网具备区域重力场变化与地面稳定性跟踪监测能力,具备地质灾害灾变过程追踪与前兆捕获能力,CORS站网的地质灾害前兆提前捕获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