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580篇
测绘学   178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941篇
地质学   1743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2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蓄能器容积的变化与夯管锤的工作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活塞的前后运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所需要的油量不同的,理想状态就要通过蓄能器的容积变化来调节,就是说蓄能器的容积变化要与夯管锤的冲击振动相耦合。简要介绍了油压夯管锤结构原理,分别解释了油压夯管锤蓄能器与夯管锤的容积压力耦合。  相似文献   
62.
三维地震数据离散光滑插值的共轭梯度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三维地震数据插值,提出采用Laplacian算子进行光滑约束的插值方法,并借鉴Mallet研究的离散光滑插值思路,采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直接生成网格节点上的值,从而回避寻求满足插值方程的函数. 为了实现其中Laplacian算子的快速求逆,文中引入Claerbout螺旋坐标系谱因式分解理论. 在螺旋坐标系下,Laplacian算子的表示矩阵具有Toeplitz结构,其快速求逆可由谱法LU分解实现. 基于二维离散光滑插值,文中还给出共轭梯度法与NMO相结合的沿时间切片逐层处理的离散光滑插值流程. 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模型数据和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63.
近几十年来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顶点的河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顶点马口、三水两水文站1959-1988年的实测大断面、流量、流速和水位资料,采用Leopold的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建立断面河相关系,探讨两水文观测断面的河相关系特征、年际变化及河相关系的差异。河相关系表明,西北江三角洲的断面水力几何形态指数β1值相对较小,而β3值相对较大,代表了珠江特有的丰水少沙河流的河相关系。  相似文献   
64.
65.
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新老国标和上海标准对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认为在上海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更适合。  相似文献   
66.
地下水流动对土体产生渗透力;当渗透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体破坏,也就是当施工造成地下水水力坡度超过砂层的临界水力坡度即产生流砂现象.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方面的原理其处理方法有两类:—是莫尔一库仑法:即c法和φ法;二是临界水力坡度法(Ic法).  相似文献   
67.
梯度法在水文地质参数估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地下水的抽水试验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储水系数时,传统的计算方法是配线法和直线图解法。这两种方法比较繁琐,且人为误差较大。本文运用数学模型的最优化方法即梯度法,并借助于计算机编程,实现了水文地质参数的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能消除人为误差,准确反映含水层的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68.
土壤水力性质确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确定土壤水力性质的各种直接方法(包括实验室方法和田间方法两大类)和间接方法如土壤转换函数方法、分形方法、形态学方法、数值反演方法和经验公式法等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认为要不断地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和改进测定设备,并把估计土壤水力性质的各种理论方法及实验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扩大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9.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大尺度岩石试件破坏声发射实验,对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理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加载条件力求能够模拟地下岩石的复杂受力过程。在加载过程中,岩石试件内部出现的损伤用声发射技术进行了记录。实验数据经过分析之后所得的结论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预测的结果相符合。把加卸载响应比值Y的变化情况与声发射事件定位的过程相对比,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岩石材料内部的损伤发展过程与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而高Y值的异常情况出现,又是在材料发生最终破坏之前,所以,可以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定量地分析岩石试件损伤演化情况,从而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及地震做出预测。实验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加卸载响应比理论。  相似文献   
70.
Contrary to many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common empirical correlations from in situ tests consider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fines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the cyclic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sands. This paper draws upon the integrated 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framework in order to study this seemingly not univocal effect. Firstly the effect of fines on the Critical State Line (CSL) is studied throug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data set of published monotonic triaxial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non-plastic fines practically leads to a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CSL in (e–ln p) space.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effect on cyclic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is subsequently evaluated with the aid of a properly calibrated critical state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s well as a large number of publish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in situ empirical correlations. Both sets of data show clearly that a fines content, less than about 30% by weight, may prove beneficial at relatively small effective stresses (p0<50–70 kPa), such as the in situ stresses prevailing in most liquefaction case studies, and detrimental at larger confining stresses, i.e. the stresses usually considered in laboratory tests. To the extent of these findings, a correction factor is proposed for the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in terms of the fines content and the mean effective confining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