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654篇
测绘学   260篇
大气科学   260篇
地球物理   282篇
地质学   1205篇
海洋学   771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2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永泉  熊清华 《水文》1997,(3):56-59
闽浙赣邻区“92·7”暴雨洪水分析朱永泉熊清华(福建省光泽县水电局)位于武夷山脉地带的闽浙赣邻区1992年7月3~5日发生了一场梅雨期特大暴雨,闽江、衢江、信江干支流出现了特大洪水或大洪水。位于东南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m)西南侧的福建省光泽县崩...  相似文献   
102.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在长江口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宋志宏  田淳 《水文》1997,(6):31-34,30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是目前最先进的水文测流系统,利用其进行走航施测区域流场形态及水文断面的流量测验具有测验迅速,测试成本低,资料完整的特点,特别适合地潮汐河段的水文测验。本文对该仪器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长江口的应用实践作一基本介绍。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辉锑锡铅矿{100}解理面的表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清晰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并观察到辉锑锡铅矿结构中因两种基本构造层不匹配而导致的调制波结构及超结构长周期现象。同时还观测研究了辉锑锡铅矿的表面微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04.
论述了流量测井的基本理论,涡轮流量计的结构和响应特性,重点分析、讨论利用二次混合抽水二次降深所测得的流量测井曲线,求取含水层渗透系数和静止水位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5.
水文地质数值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水文地质数值方法当今存在的两大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6.
107.
丘陵灌区塘(堰),田拦蓄水量对径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光明 《水文》1996,(1):35-37
丘陵灌区塘(堰)、田拦蓄水量对径流影响的实验研究汪光明(安徽省淠史杭蒸发实验站)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最广泛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的各种措施对水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灌区渠网化,塘堰星罗棋布,对径流影响难以准确估计。本文采用史河灌区朱小堰、秦...  相似文献   
108.
沈言贤  徐小林 《水文》1996,(3):16-21
平原水网区的产流问题,目前尚无较为成熟的方法,一般的降雨径流方法等,因水网地区水量交换复杂,均较难取得理想成果。选择了一个基本闭合的水网区(川沙县张桥乡),采用假设具有稻田和土壤产流结构的产流模式研究了区域内降雨与产流的关系,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09.
黄铁矿表面及其与Au(HS)2^—溶液作用的ST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世柏  张平城 《矿物学报》1996,16(1):28-32,T001
本文用STM研究了黄铁矿和方铅矿表面的原子结构、纳米级微形貌、电子态分布及其吸附态的特点。STM电流图象揭示了表面缺陷与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硫化和的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可能是表现缺陷引起的局域导电性增强有关。STM观察进一步表明黄铁矿和方铅矿对金的硫氢配合物的吸附作用优先发生于扭折位和台阶边缘等高能部位,反映出吸附态的分布也是与表面电子态分布相对应的。这样就从微观领域考证了硫化物表面对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0.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seiments on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verlying water mas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 such as Ca^ ,K^ ,Na^ ,and HCO3^-,as well as of pH in the overlying water mass 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 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se basic constituents may diffuse and transport from bottom 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mass through porewater.In the paper ar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diffusive fluxes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influence on overlying water mass,indicating that the lak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if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in the whole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