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40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总结了盛源盆地铀成矿控制因素,建立了盆地铀矿找矿模式;应用物化探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深入找矿的一些基础地质问题,发现了深部矿化信息;分析了工作区地面伽玛、航空能谱及航磁、重力场特征;阐明了工作区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盛源盆地南部寻找白垩系红层覆盖下的深部铀矿化具有一定的前景,应以寻找65、70矿化类型为主攻方向,坝口—燕窠—杀神塘吴家一带为最有希望突破的地区,南源周家地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攻深找盲工作。  相似文献   
32.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引力位虚拟地压缩到地球内部的一个球体表面 ,进而求解在整个地球外部空间 (包括地球边界上 )的重力位场以及重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地球重力场与KBR系统频谱关系的建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近极圆形轨道的SST-Ⅱ为研究目标,利用解析的方法分析卫星间精密测距与地球重力场的频谱关系,得出了一般情况下300km高度的SST,星间距离每增加100km,恢复能力提高约10阶次;对于500km卫星高度的SST,星间距离每增加100km,恢复能力提高约5阶次的结论。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发展SST探测地球重力场的卫星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利用现有重力场模型求定CHAMP卫星加速度计修正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天河  杨元喜 《测绘学报》2004,33(3):200-204
CHAMP卫星加速度计数据的标定是通过确定其尺度因子和偏差参数来完成的.本文基于能量守恒方程,给出利用现有重力场模型标定CHAMP卫星加速度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提出相邻历元间差分算法,大大简化了观测方程,同时避免积分常量的计算.该算法既能同时解算尺度因子和偏差参数,也可任意求解其中之一.基于实测的CHAMP卫星加速度数据,利用EGM96模型和最新公布的EIGEN-2模型进行计算与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现代卫星重力测量主要利用星载GPS接收机、加速度计、星载测距仪等来确定重力卫星的轨道 ,削弱非保守力的干扰 ,由此根据卫星的位置、速度及其变率来确定地球重力场。而上述GPS等星载仪器所提供的数据 ,包括卫星轨道坐标及其速率、扰动加速度、星间距离及其变率 ,都是以三维直角坐标 (x ,y ,z)的形式表示的 ,因此 ,地球重力场、重力和重力梯度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在卫星重力解算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利用广西及邻区2014~2017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7-07-15广西南丹MS4.0地震的关系,并结合GPS观测数据与地震地质调查成果,探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1)南丹MS4.0地震前后,震区附近重力异常变化与主干断裂关系密切,反映沿控震断裂在2014~2017年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地壳变形和构造活动;2)差分重力图像表明,南丹MS4.0地震前重力变化为“局部重力异常→四象限重力异常→重力反向变化发震”的过程;3)重力变化与GPS 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表明,南丹MS4.0地震位于重力四象限分布中心部位及面压缩峰值附近,证明重力场和形变场动态变化对中强地震地点预测具有指示意义;4)天峨-南丹-环江一带是重力变化最剧烈地区,亦是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同时位于莫霍面等深线强烈变化地段、ML3.0地震围空区、沿主断裂存在的低b值异常区。结合地震活动图像、定点前兆观测异常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37.
利用简化动力学定轨的方法,联合Swarm星载GPS观测数据和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在确定性运动方程中引入优选的伪随机脉冲参数,实现了Swarm卫星的精密定轨;并详细分析了JGM3、EGM96、EGM2008以及EIGEN-6C4地球重力场模型对Swarm卫星简化动力学定轨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于40阶次的JGM3、EGM96、EGM2008以及EIGEN-6C4重力场模型均可使Swarm卫星单天解定轨精度优于8 cm,EGM2008与EIGEN-6C4解算的定轨精度优于JGM3和EGM96。  相似文献   
38.
地球重力场位系数模型可以用于计算局部重力扰动场元。然而随着地球重力场模型阶次的提高、局域重力场计算范围的增大,其计算速度往往不能满足工程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在对位系数模型泰勒级数展开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向量运算、混合编程的方法,同时对连带勒让德函数Belikov递推方法中与经纬度无关的量进行了预先计算,有效提高了计算速度。提出的方法对于利用超高阶次重力场模型快速解算大范围、高分辨率重力场元数据以及累加求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马志伟  陆洋  涂弋  朱传东  郗慧 《测绘学报》2016,45(9):1019-1027
多种类型高分辨率重力场数据的不断增加,使得在局部范围内精化重力场模型成为了可能。本文采用Abel-Poisson核将重力场量表示成有限个径向基函数线性求和的形式,对局部区域的多种重力场数据进行联合建模。为了提高运算速度,运用了基于自适应精化格网算法的最小均方根误差准则(RMS)来求解径向基函数平均带宽。以南海核心地区为例,联合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场资料(大地水准面起伏6'×6'、重力异常2'×2'),构建了局部区域高分辨率的重力场模型。所建模型表示的重力场参量达到了2'×2'的分辨率,对原始的重力异常数据(2'×2')拟合的符合程度达到±0.8×10-5m/s2。结果表明,利用径向基函数方法进行局部重力场建模,避免了球谐函数建模收敛慢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模型表示重力场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残差地形模型中的非调和性问题,比较了基于棱柱体和球冠体的积分模型,提出了基于球冠体积分的广义残差地形模型。以泊松小波径向基函数为构造基函数,结合广义残差地形模型,融合多源实测重力数据构建了局部区域重力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棱柱体积分的残差地形模型精度较低,在山区可能引入毫伽级以上的误差,建议采用更为接近真实地形表面的球冠体积分模型。相比于原始的残差地形模型,基于球冠体积分的广义残差地形模型能更为精确地逼近局部重力场模型中地形因素引起的高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