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50篇
地球物理   189篇
地质学   945篇
海洋学   28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4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胡受奚  赵乙英 《岩石学报》1994,10(4):370-381
本文论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由科迪勒拉型转变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过程中的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演化。在印支旋回(250~185Ma),初始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强烈挤压俯冲,并伴随大范围改造型花岗岩类的发育。在燕山早期(185~140Ma),继续俯冲,改造型花岗岩进一步发育,并开始有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形成。在约140Ma两类花岗岩的形成达到高潮。在140~100Ma广泛发育安山-流纹岩系。燕山晚期(100~70Ma)由于弧后扩张,配合红色盆地的广泛形成,发育碱性火山岩和碱性花岗岩带.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动消失,代之以玄武岩活动;边缘海和岛弧逐渐形成,钙碱性火山岩系转入岛弧地带。  相似文献   
92.
扈祥来 《水文》1995,(1):57-59
甘肃省中、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特性分析扈祥来(甘肃省水文总站)1自然地理概况甘肃省中、东部地区,东起陕甘边界,西至乌鞘岭及甘青边界,南临陇南山地,包括泾、渭河上游及黄河干流兰州段两侧的诸流域。面积约11万km ̄2该区涉及三十余县、市,其中二十余县,面积约...  相似文献   
93.
西北区东部强降水多出现在副高脊线第二次和第三次北跃期间。副高瞬变对应西北区东部不同性质的降水,正负值分别对应多雨和少雨时段。  相似文献   
94.
中国东部近百年的雨量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名立 《大气科学》1993,17(4):451-461
本文用279个气象测站的年雨量资料得到中国东部(100°E以东)1891—1988年大范围平均雨量资料序列.对代表性进行了检验表明:序列在1921年以后能较好地反映大范围气候旱涝状况,而1920年以前则代表性较差.从雨量变化看中国东部的气候在近百年期间是干湿交替出现的,可以分成六个时段.在近四五十年中雨量有减少的趋势,前期雨量偏多,后期从60年代中期以来雨量持续偏少.而且这种变化与北半球副热带其他地区有同相变化的关系.在50年代以前副热带地区雨量的变化却没有明显的同相关系.  相似文献   
95.
中国东部地壳地洼阶段的热塑性变形应力场有利于锡成矿。构造应力场对锡成矿的控制作用,表现为对成矿域的矿液运移势和能量场的控制。推导获得矿液运移势的计算公式:Vi=-(a·K_0/u)·[exp(σ_1-σ_2)]·(σ_1+σ_2),表明地壳构造应力场对成矿域矿液的运移和成矿部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96.
孙庆阶 《气象》1991,17(6):27-32
本文使用1959—1988年共30年的资料,对黄河气旋、江淮气旋、东海气旋造成我国东部沿海的1032个气旋大风过程,从沿海气旋大风的气候规律、地理分布、风向频率、持续时间、气旋活动以及气旋大风形势特点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些关于我国东部沿海气旋大风的天气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97.
张振维  李东红 《气象科学》1991,11(2):205-213
辽东湾西部地区四奉均存在海陆风天气,且海陆风是这一地区一主要天气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海陆风,不管是空中流场还是地面流场都有其规律性。本文列出我们在辽东湾研究海陆风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反映了中纬度地区海陆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8.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地幔包体的氧逸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幔环境的氧逸度与温度和压力一样,是控制许多地幔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计算了中国东部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玄武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氧逸度,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氧逸度变化不大,均位于1og(fo2)=log(fo2FMQ)+0.0左右,而各地区玄武岩的氧逸度却变化很大,其平均值从尚志地区的log(fo2FMQ+0.6到长白山地区的log(fo2FMQ)+3.3左右(其中东北地区钾质玄武岩的氧逸度比除尚志以外其它地区的低),并且总体具有比地幔橄榄岩高得多的氧逸度。推测钾质玄武岩和尚志地区破性玄武岩的氧逸度比中国东部其它地区玄武岩的氧逸度低的可能原因是,前二个地区的玄武岩来源于更深部的(金云母)石榴石二辉橄榄岩,而其它地区的玄武岩来源于略浅部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99.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0.
对中国东部11个铅同位素省45个中生代富碱侵入岩体,进行了65个长石和全岩的铅同位素测定,并结合前人资料分析后认为,各铅同位索省富碱侵入岩铅同位索组成特征模式与所在铅同位素省中生代中酸性花岗岩类岩石的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完全相同,呈等值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