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85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343篇
海洋学   28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提供了桐柏北部秦岭群麻粒岩中石榴石、辉石和黑云母的部分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根据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4种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的计算,确定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为790-850℃和0.8-1.0GPa,变质时的地热梯度为28-33℃/km,属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总结二道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矿床成因为闪长岩类严格控制的中温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强调了闪长岩类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冀东陆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宗絮  郭才华 《地震地质》1991,13(4):369-376
冀东地区的古老变质岩系是一个出露的大陆地壳断面。根据变质岩系的变质相、亚相的研究和地质温压计计算的结果推定的深度,并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以及笔者测定和前人的岩石高压下波速实验资料提出了本区大陆地壳结构的岩石学模型。下地壳由麻粒岩相岩石组成,上部为角闪石麻粒岩亚相的中性成分的麻粒岩,下部为辉石麻粒岩亚相的基性成分的麻粒岩构成,底部夹有透镜状蛇纹石化橄榄岩以及紫苏花岗岩。中地壳主要由高角闪岩相的中性-中酸性成分的片麻岩、片岩构成,顶部为低角闪岩相的片麻岩、片岩,广泛发育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体,含隙间高温流体相(fluid phase),形成高导-低速层。上地壳主要为绿片岩相(部分低角闪岩相)的板岩、千枚岩、片岩、变粒岩以及花岗岩组成,顶部为沉积盖层  相似文献   
55.
56.
温杖子金矿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成矿作用和多次矿化富集,具叠加成因特点,主要成因类型为侵入体接触带型和中低温热液型。成矿作用从晚侏罗世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三纪末,约延续了150Ma。  相似文献   
57.
HIRS/2 亮温直接应用于数值预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极轨卫星HIRS/2探测仪的高分辨率亮温资料,经过定标、定位和其它一些预处理后,不经过反演,直接和其它观测资料一起用最优内插(OI)方法进行分析,给出数值预报初始场,并用国家气象中心的准业务有限区预报模式做预报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数值预报中直接使用亮温比使用反演资料更好。  相似文献   
58.
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表热辐射方向性是基于多角度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组分温度的基本问题 ,论文分析了国内外近来从等效比辐射率和热辐射模型两个角度研究非同温热辐射方向性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今后应继续基本概念的探讨 ,加强遥感基础实验和热辐射理论模型简化和验证工作 ,进一步探讨基于热红外多角度遥感数据反演组分温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9.
镇康芦子园铅锌矿床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文伟  陈少玲 《云南地质》2007,26(4):404-410
芦子园铅锌矿产于镇康复背斜核部寒武系沙河厂组大理岩、板岩、片岩地层中,沿背斜轴部产生的断层及层间破碎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酸性及基性岩浆热液,矿床成因为沉积-热液改造叠生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0.
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年来国际上极低级变质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运用了伊利石结晶度等各项指标 ,将极低级变质带划分为成岩带、近变质带和浅变质带 ,成岩带和近变质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低级成岩带、高级成岩带、低级近变质带和高级近变质带 ;研究了伸展背景、阿尔卑斯碰撞背景和增生背景下的极低级变质作用 ;进一步理解了矿物的转变过程 ,建立了变质泥质岩石的矿物反应系列。即变质泥质岩石的二八面体矿物反应系列 ,为蒙皂石—伊 /蒙混层 (I/S)—伊利石—白云母 ;对应变质镁铁质岩石的三八面体矿物反应系列 ,为蒙皂石—绿泥石 /蒙皂石混层 (C/S)—绿泥石。岩石微构造也发生同步变化 ;明确了广泛应用的伊利石结晶度的本质是雏晶大小的一种量度 ,也与晶格应变有关 ,主要受反应动力的控制 ;建立了系统的研究技术方法 ,包括野外采样方法、室内X光衍射法 (XRD)、透射电镜法 (TEM )、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岩石学方法、同位素地质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