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种群累积培养法,在控温32℃条件下,分别用蛋白核小球藻和啤酒酵母作为饵料,研究了有无光照和不同光照强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该轮虫的种群增长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却有光照组轮虫的种群密度极显著地高于无光照组;但在本实验设计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变化对该轮虫的种群增长无显著影响。因此,光照对该轮虫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
将桂北及桂东地区的花岗质岩石划分为富B型、富F型和F、B同时富集型,讨论了与此相应的3个不同成矿系列有关的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特征,指出花岗质岩石B或富F的特征是决定围岩蚀变和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3.
近50年黄河中游三花区间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黄河中游三花区间(三门峡到花园口)近50 a(1955-2004年)气候资料,分析了三花区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间汛期降水量的年代变化趋势与非汛期大多相反;不论区间还是分区,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都十分显著.近期(1986-2004年)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其中,汛期降水量偏少1~2成;非汛期区间和伊洛河偏少,沁河和干流为正常或略偏多.  相似文献   
94.
黑龙江铁力兴安一带斑岩型钼矿资源潜力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振哲 《地质与勘探》2009,45(3):253-259
黑龙江省铁力市兴安地区发育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细粒二长花岗斑岩的U-Pb锆石LA-ICPMS年龄为195~201Ma,钼矿(化)体产于斑岩体的顶部或外接触带的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斑岩体的岩石学、矿化及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均显示出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另外,在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体中也见钼矿化,其异常模式虽显示出中温火山热液有关的特征,但从区域成矿演化特征来看,可能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细粒二长花岗斑岩具有统一的构造-岩浆-成矿体系,具"同源不同环境、部位和同位、不同成矿期次"的特征.  相似文献   
95.
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的歙县地区,有大量的花岗质岩体出露。本文对歙县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构造变形分析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构造变形特征显示该地区花岗闪长岩曾遭受深层次韧性变形,其中广泛发育的波状消光、动态重结晶颗粒、旋转残斑、云母鱼等是矿物受应力作用发生韧性变形的指示,花岗闪长岩中石英和长石的变形行为指示韧性变形温度为500 ℃~580 ℃。对歙县地区花岗闪长岩测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822.8±9.5 Ma(MSWD = 0.55,n = 23),代表岩体的侵位年龄。综合前人研究资料,我们认为景德镇—歙县构造带内的岩石韧性变形时代应该在770 Ma左右,其可能反映了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最终碰撞拼合。  相似文献   
96.
西藏弄如日金矿床花岗斑岩年代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弄如日矿区发育中新世浅成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两类岩体,本文对这两类花岗斑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系统的岩体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近于同期侵入,前者为未分异或弱分异花岗岩,后者为高分异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前者形成时代为20. 3±0. 8Ma,后者形成于20. 20±0. 41Ma~20. 51±0. 52Ma。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低硅、低钾、低碱、高铝的特点,SiO_2介于63. 37%~66. 78%之间,Al2O3变化于15. 14%~16. 04%,Na_2O+K_2O=4. 46%~5. 33%,A/CNK=1. 13~1. 26,稀土总量高,重稀土和Y含量低,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主体为Ⅰ型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高钾、高碱、低铝、稀土总量低的特点,SiO_2=70. 46%~77. 17%,Al_2O_3=12. 22%~15. 06%,Na_2O+K_2O=7. 14%~7. 98%,A/CNK=1. 03~1. 21,稀土总量低,为Ⅰ型花岗岩。两种岩石稀土元素分配典线呈右倾型,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此外,花岗闪长斑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而二长花岗斑岩中稀土和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弄如日矿区加厚下地壳中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变基性岩很可能是榴辉岩(可能含有角闪石),部分熔融后的残留物以石榴石为主,含金红石。二长花岗斑岩可能是由花岗闪长斑岩浆通过分离结晶衍生而来,分离结晶的矿物包括斜长石、黑云母、钾长石、钛铁矿、榍石、磷灰石等。综合研究表明,弄如日金矿成矿时代略晚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分异的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花岗闪长斑岩及二长花岗斑岩的侵位时代及成因研究,对揭示弄如日金矿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也为区域寻找该类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7.
佛冈岩体是南岭地区最大的复式岩基,主体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近期在佛冈岩体北缘新发现了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对佛冈花岗岩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结晶年龄分别为160.5±2.9Ma、161.9±2.6Ma和164.5±2.4Ma,表明岩体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岩体具有高硅、富碱富铝的特征(K2O/Na2O=1.48~2.17,A/CNK=1.05~1.27),属钙碱性过铝质钾玄质花岗岩;富集Rb、Th、U、K、Pb、Nd、Zr和Hf等元素,亏损Ba、Nb、Ta、La、Ce、Sr、P和Ti等元素,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7~0.4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冈岩体主体由上地壳砂-泥质岩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而成,是陆壳改造型(即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8.
在现代社会,文化变迁遵从资本逻辑,节庆的重构受到经济导向的影响。论文以云南省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山康茶祖节”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月、2016年4月、2017年4月、2018年1月进行了4次田野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与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外地游客共计38人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了节庆重构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山康茶祖节重构了布朗族2大文化体系,即茶祖文化和茶魂文化。节庆蕴含的文化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符号,产生了经济价值,经济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外部驱动力,“在地者”民族文化认同成为地方文化形成的深层内部驱动力。节庆表征了当地民族文化,促进了茶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在地者”的生活,山康茶祖节成功地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丰富了节庆的内涵。研究探讨了传统节庆在经济导向下的文化重构,深入揭示了节庆的内涵演变,有助于扩展传统节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新胃乃安片中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及毛蕊异黄酮苷4种异黄酮成分的同时鉴别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20∶20∶9)为展开剂对上述4种成分进行分离鉴别,以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对鉴定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明显,在同一薄层板上能同时鉴别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及毛蕊异黄酮苷4种成分,其中筛选出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为新胃乃安片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介绍卢永屹主任医师运用花类药治疗黄褐斑的经验。卢师认为黄褐斑的主要病机为肝郁、脾虚、肾亏,瘀血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喜用花类药治疗,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安神助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