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观音湾海滩地区发现了大量发育良好,深达60cm的泥裂构造。年代学结果表明,该泥裂构造形成于31.2~30.4kaBP期间。孢粉学和粘土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构造揭示了研究区域曾经发生的一次强烈的冷干事件,事件发生时植被衰落。这极可能是第四纪晚期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Heinrich3事件的一个直接的景观证据,为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2.
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海岛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海岛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是典型的旅游资源复合型旅游地,海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该文分析了海岛旅游地节点、通道和域面的要素集合,具体阐述了舟山群岛的旅游资源要素结构、旅游交通结构、旅游集散地以及核心景区普陀山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三种途径:1)旅游资源的空间串联整合和并联整合;2)旅游交通及线路整合;3)动态旅游产品的整合——旅游节事活动。  相似文献   
63.
本期导读     
<正>海岛礁及周边复杂环境动态三维建模(李德仁,等)一文首先对海岛礁及周边包括海浪、潮汐、潮流、温度等在内的复杂环境要素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海洋复杂要素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海洋高动态的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能够有效地对高动态及交互性较强的对象进行建模;最后以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为例,对海岛礁及周边复杂环境进行了动态三维建模,并在Geoglobe等平台上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4.
舟山群岛冬半年灾害性大风的成因与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舟山市1994—2003年的实测风资料分5类统计了舟山群岛冬半年大风的发生规律。对一次冷空气个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风是强冷平流、高空急流、动量下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一次低气压引起的大风的分析认为涡度平流、温度平流、潜热释放对低压发展有重大贡献。根据大风的成因和预报经验选择有关物理量进行t统计分析, 选择有异常表现的物理量作预报因子。最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预报模型, 并进行了试报, 试报误差都在4.5 m/s以下。  相似文献   
65.
海岛测风站资料分析及其在航线预报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忠恩  黄辉  何志军  何文岳 《气象》2003,29(6):50-53
运用舟山海岛自动测风站网一期工程的测风站资料详细分析了舟山海域各航线风力局地性特征,并探讨了航线风力预报的制作思路。实践表明:上述研究对于加强海上航运安全、方便海岛居民日常生活、提高航运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舟山群岛水文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亚民 《水文》2001,21(6):59-62
论述了舟山群岛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系和河流概况,从降水、蒸发、 径流、地下水、水质、暴雨、干旱、风暴潮等方面分析了舟山群岛的水文特性。  相似文献   
67.
对海岛进行风险评价是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区域,应用专家调查问卷法,对舟山群岛规划建设中的综合利用岛、滨海旅游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生态岛等不同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及其危害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舟山群岛名列前十位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有台风和风暴潮、储运的石油及其制品燃烧爆炸、装卸运输产生的石油泄漏、赤潮暴发、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过度捕捞、沙石及岛礁采挖、生物入侵、工业三废排放;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源的综合潜在危害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海洋生态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在逐一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分类风险管控重点以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完善公共防灾基础设施以加强防范共性生态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种子漂移对舟山群岛临海植物滨柃遗传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舟山群岛3个岛屿4个滨柃种群的遗传结构,比较了分布区域不同的3个物种滨柃、全缘冬青与红楠遗传变异的差异。滨柃种群平均多态性百分比(LPP)为37.95%,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3,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32,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200,均低于全缘冬青与红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滨柃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202,远低于全缘冬青(0.316)及红楠(0.311)。个体间UPGMA聚类表明,岛屿隔离没有完全阻隔滨柃在不同岛屿间的交流,植物种子随海水漂移降低了其种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而全缘冬青与红楠其种群间交流则受到岛屿的严重隔离。  相似文献   
69.
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动态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赵宽 《地理研究》2015,34(2):306-318
旅游生态健康评价是生态健康评价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具体应用。从旅游生态健康的定义和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社区人群健康和教育水平的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其2000-2012年旅游生态健康状况进行了动态评价以及障碍因子分析,并根据其变化趋势,使用GM(1,1)模型预测了2013-2015年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2000-2012年,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数值由0.231增加至0.790;2旅游总收入、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旅客运输量4个指标是影响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3 2013-2015年,舟山群岛旅游生态健康指数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其预测值分别为0.873、0.965和1.065。  相似文献   
70.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随着这个新名词的出现,舟山的建设与发展由此成为国家战略。10月21日上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考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时指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要科学规划,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