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1篇
  免费   3270篇
  国内免费   3517篇
测绘学   3905篇
大气科学   2077篇
地球物理   3434篇
地质学   9712篇
海洋学   2281篇
天文学   282篇
综合类   1696篇
自然地理   1781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675篇
  2021年   839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748篇
  2018年   590篇
  2017年   629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1047篇
  2012年   1253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724篇
  2003年   748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555篇
  1999年   498篇
  1998年   502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502篇
  1995年   425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310篇
  1992年   323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71.
鲁西邹平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的演化:对地幔源区的约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平盆地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亚组:中、下亚组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岩性主要为玄武岩-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上亚组岩性主要为粗面安山岩。火山岩由早期基性向晚期中偏碱性方向演化,与正常岩浆房酸度增高的岩浆分异趋势相同。具有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b/La、Hf/Sm比值随MgO的降低而升高或基本不变,说明高场强元素亏损是岩浆的原始特征。各亚组火山岩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图,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区和密切的成因联系,分离结晶起了关键性作用。La/Nb、La/Ta、Ba/Nb比值较高,说明成岩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岩石圈地幔。拆沉的大陆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与古生代岩石圈地幔(亏损的地幔橄榄岩)的相互作用是岩石圈地幔富集的重要方式,随之该富集地幔在陆内岩石圈伸展和区域热异常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减压部分熔融而形成具有岛弧特征的邹平盆地火山岩。  相似文献   
72.
《水文》2008,28(1):F0003-F0003
EKL-3A型全自动水文缆道测验系统是专为水文缆道测流研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完成自动化缆道测流的控制核心,配合交流变频调速、光电编码测距定位、流速自动测算、音频信号传输等成熟技术和计算机测流控制软件及流量成果自动生成软件等构成。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对缆道测流装置进行全自动、半自动、手动测流控制,各种测量方式均可最终生成断面流量报表和断面流速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73.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黑潮源区的Ph05-5和WF3岩芯进行了CaCO3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钙质超微化石的碳酸盐溶解指数和初级生产力指标,分析了晚第四纪黑潮源区碳酸盐旋回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约190ka BP以来CaCO3含量整体上都表现为冰期高、间冰期低的"太平洋型"旋回特征,但菲律宾以东海区在末次冰期(MIS 4到MIS 2期)内部又显示出间冰段含量高、冰段含量低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碳酸盐旋回的控制因素在黑潮源区内部也有明显的差异,菲律宾以东海区以碳酸盐溶解作用为主,初级生产力起次要作用;而台湾东南部海区的主要因素则是初级生产力变化引起的钙质生物输入量的波动.菲律宾以东海区末次冰期内部表现出的"大西洋型"旋回特征则是溶解作用和初级生产力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两种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平  卢文喜  龙玉桥  李平 《水文》2008,28(2):49-54
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模拟预测模型,为了对比二者的优缺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建模过程及其模拟精度.选择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在过去10年问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相比ANN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建模过程更为简单,计算效率更高."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但改进ANN具有更高的拟舍精度.同时,两种模型预报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如继续按过去的开发模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还将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75.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6.
洛川黄土-红粘土序列铁氧化物组成及其古气候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洛川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中磁性矿物组成、成因和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磁性矿物以风尘磁铁矿为主,少量的成土赤铁矿和成土磁赤铁矿;古土壤磁性矿物以成土磁赤铁矿为主,成土赤铁矿次之,少量的风尘磁铁矿和赤铁矿;红粘土磁性矿物以成土赤铁矿为主,风尘磁铁矿和成土磁赤铁矿次之,少量风尘赤铁矿。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磁性矿物组成差异,反映了其形成期不同的古气候特性以及不同气候条件下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强度的差异。干冷的冰期,黄土弱成土作用形成了以粗颗粒的风尘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的磁化率载体。间冰期的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最有利于生物活动,强烈生物活动导致古土壤中大量纳米超细磁赤铁矿/磁铁矿产生,形成以磁赤铁矿为主,风尘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为辅的磁化率载体。红粘土成壤期,强降雨强蒸发的长干短湿的高温炎热的古气候使得红粘土化学风化强烈,生物地球化学活动较弱,形成以磁铁矿核 赤铁矿边和磁赤铁矿核 赤铁矿边的磁化率载体。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磁性矿物组成、磁性矿物相关系是其形成期独特的古气候指示。  相似文献   
77.
拉昂错蛇绿岩位于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缝合带(YZSZ)的西段,由地幔橄榄岩和侵入其中的基性岩墙组成.拉昂错地幔橄榄岩普遍发育碎斑结构及熔体注入和交代结构,尖晶石的Cr#值具有较广泛的变化(0.32~0.70),大多数样品富集LREE并伴随HFSE的明显增加,少数亏损LREE,前者部分熔融程度为15%~23%,后者为10%左右,这表明它们并不是地幔单阶段部分熔融的残余物,而是MORB型亏损橄榄岩在俯冲过程中再度部分熔融后熔体与残余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熔体不同程度的混合与交代,形成了各种再饱满程度不同的橄榄岩.对拉昂错地幔橄榄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探讨YZSZ蛇绿岩带所代表的特提斯洋盆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8.
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根据GenBank中所收录的雨生红球藻BKT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高光照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出了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序列测定结果表明,bkt全长960bp编码320个氨基酸。克隆的bkt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BKT的cDNA(AY603347)序列只相差一个碱基。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了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同时将所克隆的bkt构建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64Dbkt,为基因的进一步表达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2株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P1、P2的psbA基因序列。发现得到的2个序列完全相同。以P2序列对比分析了P.globosa和P.antarctica的psbA基因在DNA序列、氮基酸序列和RNA二级结构上的差异性,发现2种棕囊藻psbA基因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无插入/缺失,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率分别为1.88%和1.13%。与核基因核苷酸的碱基替换不同,psbA基因核苷酸的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的第1位上。且不引起氨基酸的变化,引起氨基酸变化的碱基替换都发生在密码子的第2位和第3位上。在RNA二级结构上两序列的1~4茎环结构完全相同,表现出明显的棕囊藻属的特异性,其它结构区域差异较大。种间差异表现明显。由于psbA基因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非常保守,可能不适宜棕囊藻属的系统发育分析。但其RNA二级结构可能对于棕囊藻的分子分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Based on a series of cyclic triaxial tests,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on the undrained behaviors of undisturbed marine clay is investigated. For a given dynamic stress ratio,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increase with the number of cycles. There exists a threshold value for beth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below which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is very small, but above which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dynamic strain increase intensely with the decrease of cyclic frequency for a given number of cycles. The dynamic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yclic frequency, whereas the effect of cyclic frequency on it gradually diminishes to zero when the number of cycles is large enough, and the dynamic strength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tend to the same limiting minimum dynamic strength.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frequency effect on the undrained soil behaviors are beth the creep effect induced by the loading rate and the decrease of sample effective confining pressure caused by the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