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6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91.
为了解仿刺参采苗板时期细菌的多样性,对分离自仿刺参采苗板上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株海洋细菌,鉴定为7个属,包括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 sp.)、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Cobetia属、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和海洋螺菌属(Oceanospirillaceae sp.)。从海洋环境中分离筛选细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仿刺参育苗时期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定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仿刺参的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a medium for a red-pigmented marine bacterium S-9801 strain (Flavobocterium sp.). In the first optimization step the influence of yeast extract, peptone,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on pigment produ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Pigment production wa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while other component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second step the path of steepest ascent was used to approach the optimal region of the medium composition. In the third step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and sodium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nd response analysis. The optimized medium allowed pigment production (A 535-650) to be increased from 0.137 to 0.559, being 320% higher than the original medium.  相似文献   
993.
海洋异养浮游细菌参数的测定和估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洋中的异养细菌利用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转换为自身颗粒物(Particular Organic Matter,POM),然后被原生动物(主要是鞭毛虫和纤毛虫)捕食后再传递到后生动物构成微食物环(microbialloop)。近20多年的研究证实异养浮游细菌作为二级生产者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几年国内研究海洋异养细菌的参数一直是细菌生物量(bacterialbiomass,Bb)、细菌生产力(bacterial production.Pb);  相似文献   
994.
难浸硫化金矿的微生物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军 《化工矿产地质》2005,27(4):245-248
实际生产中,由于金被包裹以及碳质物和金属硫化物的影响,常规浸出工艺往往不能直 接将矿石中的金顺利提取出来。微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处理这种难浸金矿石的方 法,它通过微生物的催化作用,使那些包裹金颗粒的金属硫化物溶解,达到暴露金的目的。此外, 此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采用此工艺能大大提高矿山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从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中分离获得108株嗜(耐)盐细菌.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测定了嗜(耐)盐细菌对NaCl的耐受性,生长pH范围及对Na+、K+、Mg2+、Ca2+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添加罗布泊盐壳浸提物的CM改良培养基更有利于嗜(耐)盐细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罗布泊嗜盐细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杆菌为主,大多具有产生色素的特性.大多菌株的pH生长范围是6.0~10.0,最适生长pH值是7.0~8.0.根据生长的NaCl浓度,将分离菌株划分为中等嗜盐细菌、极端嗜盐细菌和耐盐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4%,27%,49%.嗜(耐)盐细菌的分布与组成类型与分离地点的含盐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嗜盐细菌对Na+、K+、Mg2+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所需的Na+可以被一定浓度的K+、Mg2+替代,但缺乏对Ca2+的适应性.多数耐盐细菌对Na+、K+、Mg2+、Ca2+的选择性不强.少数嗜(耐)盐细菌对Na+、K+、Mg2+、Ca2+具有专一的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鲢、鳙鱼溶血性腹水病的病原和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无病毒性病原存在,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hydrophilasubsp.hydrophila)。采用作者研制的鱼康乐(Y·K·L)进行治疗。治愈率达86.5‰。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所报导的是用光合细菌作为仔鱼开口饵料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光合细菌,鱼(?)成活率较高,但因营养成份不全面,仔鱼生长速度较慢;如将光合细菌和其它饵料混合使用,则仔鱼在体长、体重和成活率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8.
地下水硝酸盐氮同位素分析最新方法——细菌反硝化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细菌反硝化法是目前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分析的最新方法,包括反硝化菌的选取与培养、反硝化菌将硝酸盐完全转化成N2O气体、N2O气体的提取与纯化、N2O气体氮同位素测定。与传统方法相比,细菌反硝化法可分析低浓度微量水中硝酸盐氮同位素,且更为快捷可靠。  相似文献   
999.
增强的UV-B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20多年来,由于平流层臭氧层减薄引起紫外辐射(UV-B)增强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已受到各国广泛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集中在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者及淡水食物网上。综述了国外在UV-B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增强的UV-B在湖泊中呈指数衰减,不同湖泊衰减系数变化很大;光衰减系数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一般呈显著性正相关;增强的UV-B对浮游植物、浮游细菌、浮游动物及鱼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适应UV-B伤害的机制,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势必会发生变化。最后提出了未来在太湖等富营养化湖泊UV-B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000.
A proces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copper in an anaerobic sludge bed reactor has been studie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were cultivated in an anaerobic sludge bed reactor.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2+ in influent were 85 mg/L, the reactor could be successfully operated.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 removal rates of Cu^2+ and COD were 98.8% and 78.3%, respectively. When the retention time was 8 h, the removal rate of Cu^2+ did alter significantly and only can reach 81.9%.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2+ was less than 300 mg/L, the reactor operated successfully. When the Cu^2+ concentration in influent was higher than 400 mg/L, the activity of the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was suppressed by Cu^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