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开发保护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保护菲律宾蛤仔资源,本文利用组织学手段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及生殖周期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确定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除5~6月份为繁殖期之外,9~10月为另一繁殖期。根据性腺细胞在生殖滤泡中的比例,将其第二繁殖期内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结合自然海区调查观测。确定海区水温15℃以上时,蛤仔排放精、卵,且在繁殖盛期至少有两次集中排放的过程。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与自然野生种群的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2.
浙江晚泥盆世五通组中的楔叶类(Sphenophyllales)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其Bi 《浙江地质》2001,17(1):19-26
本描述了产自浙江长兴泗安五通组中的几种楔叶类化石:Eviostachya hoegii(Stockmans)、Arch-aeocalamites sp.、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 Gu et Zhi、Sphenophyllum pseudotenerrimum(Sze)和Sphenophyllostachys sp.等。特别是Eviostachya hoegii的发现,为浙江晚泥盆世地层进行国际性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迎春  田虹  杨持 《中国沙漠》2002,22(3):267-272
研究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的胚胎发育过程,首次报道其有性生殖模式为无融合生殖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Apospory),由合点端珠心细胞形成3-7个无孢子孢原,孢原细胞体积增大,形成单核胚囊,后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多个八核七细胞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属山柳菊型,但一般只有一个胚囊可发育出成胚,胚囊发育过程中具极性,由合点端向珠孔端延伸,未观察到有性生殖胚囊的发育。  相似文献   
94.
95.
厦门及其附近海区的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于7—12月排卵,卵细胞被排放到体腔液中游离生长,至翌年5—9月产卵。排卵期与产卵期出现重叠。在产卵季节,雌性个体体腔液中同时存在两类小型卵细胞:第一类将于产卵季节发育成熟而产出,最小生长速度1.5μm/d;第二类是刚排放的卵细胞,在此产卵季节发育不到中型卵细胞,产卵季节过后,出现生长停滞。体腔卵细胞在产卵期分批成熟,多次产出。雄性生殖细胞在成熟以前,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于体腔液中,其发生和产出过程,在时间上与卵细胞同步。光裸星虫性比为1:1。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养殖比目鱼生殖及其调控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雌鱼卵巢发育及其外源激素和光温调控,雄鱼精巢发育及其外源激素和光温调控,性别分化的温度决定机制,早期性别鉴定方法等.旨在为我国比目鱼的养殖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在温度25℃±1℃及牛粪 +稻草 +沃土为食物的条件下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对蚤状(DaphniapulexLeydig)的耐盐性进行诱导实验 ,观察了分别辐射5,10,15s后蚤状在盐度为2 ,4,6,8,10下的生殖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诱导后 ,蚤状的生殖上限可从盐度4上升至盐度6 ,在盐度10中最多可存活4h。辐射效果以10s最好。  相似文献   
98.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有性生殖过程与育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培养和野外实地观测的方法,研究了鼠尾藻的生长发育和有性生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性生殖人工育苗实验。结果表明,鼠尾藻在海水温度高于22℃时,生殖托开始发育,海水温度超过23℃以后,生殖托的生长速度加快,海水温度超过24℃时,生殖托生长速度最快并迅速成熟,在海水温度达到26℃时,观察到了卵的集中排放挂托现象。鼠尾藻卵的排放较为齐整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生殖托基部的卵最先排出,中部次之,最后是顶部,雄托排精时间要稍晚于雌托排卵时间。受精卵大约在受精1h后进行第一次细胞分裂,分裂面与长轴垂直,大约2h后进行第二次分裂,下端细胞的分裂面平行于第一次分裂方向,而上端细胞的分裂面则垂直,随后大约每2—4h细胞分裂一次。从卵挂托到幼胚脱落一般需要24—48h。观察发现,生殖窝不仅存在于生殖托上,在部分生殖枝上也有分布。在鼠尾藻的人工育苗的实验中,胚苗在苗帘上的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9.
生物胺对雌性锯缘青蟹生殖神经内分泌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活体注射和体外培养方法,进行生物胺调控雌性锯缘青蟹生殖神经内分泌的研究。结果表明,锯缘青蟹于实验的第1天,第5天,第10天,分别注射100μl剂量为1μg/g体重的5羟色胺(5—HT)、章鱼胺(0A)和多巴胺(DA),第15天解剖;其中5—HT对卵巢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A和DA的作用不明显。离体条件下,将脑、胸神经团、视神经节分别与卵巢小块进行联合培养,每个实验组分别加入PBS与1μg/g体重的5—HT、OA、DA、HA(组胺)和NE(去甲肾上腺素),发现卵巢发育的促进作用与5—HT刺激了脑和胸神经团的分泌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0.
长江口脊尾白虾渔业资源特征和生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5年8月-1986年7月长江口脊尾白虾体长分布和生殖习性,并应用ELEFAN I和ELEFAN Ⅱ技术分析了每月的体长组成资料,分别估算了雌、雄虾和混合标本的生长参数、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利用率及补充类型等渔业资料特征。提出了长江口脊尾白虾的繁殖时间和所对应的体长范围及温、盐度条件。讨论了各渔业资源参数的适用性及补充类型与繁殖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