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4篇
  免费   742篇
  国内免费   911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799篇
地球物理   416篇
地质学   1803篇
海洋学   50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35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蒸发势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三要素的函数值作为蒸发势的一种经验计算值。计算方法是在对彭曼蒸发力和伊氏可能蒸发展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修改伊氏可能蒸发展公式而成的。其数值比用E601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修改伊氏可能蒸发量公式而成的。其数值比用E601蒸发器观测的蒸发量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高且稳定。利用本方法所得结果在水分盈亏评估、干旱和干热分析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文章选陕坝站为对比站,分析各要素变异幅度,为生产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3.
冀北坳陷中—上元古界烃源岩特征及油苗、油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相油气地质》2000,5(2):35-46
  相似文献   
994.
中—上奥陶统: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油源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下寒武统一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R0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能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烷、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  相似文献   
995.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巴楚组有一生屑灰岩段碳酸盐岩烃源岩,主要为台地边缘一台缘斜坡相沉积,厚度40m左右。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Ⅱ型,其次为Ⅲ型;腐泥组含量较高,一般大于50%,主要由碎屑类脂体、藻类体、孢子体和角质体组成;钻井揭示的TOC值为0.10%~1.27%。已在麦盖提斜坡上倾部分曲1井和曲3井中获得来源于该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工业性原油。与源自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原油相比,该油源的原油具有下述特征:Pr/Ph值偏高,反“L”型分布的规则甾烷,三环萜烷/藿烷值较低,较高含量的四环萜烷,偏重的全油和族组分碳同位素值等。  相似文献   
996.
四川华蓥山以西石炭系黄龙组沉积环境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发现四川华蓥山以西存在与华蓥山以东主力气层层位大致相当的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并于华西1井测试获得工业天然气流。以往认为,海水来自东边,晚石炭世早时遍及川东,并浸延到川中,形成三面环陆,水域广阔的环形潟湖环境,研究区位于潟湖最西端。但对华蓥山以西近南北向,延伸100余千米的六口黄龙组全取心井的岩心研究后发现,与华蓥山以东的剖面沉积相存在较大的差别,海水咸度较华蓥山以东为低,且由南向北亦不断降低。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华蓥山以西黄龙组分布区的沉积环境并非是环形潟湖的最西部位。相反,海水来自西北方龙门山地区以华蓥山为界、与川东互相分割的独立的海湾—潟湖。研究区以北及西北至龙门山石炭系出露区之间的地腹区应该存在石炭系。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 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垸、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_(27)—C_(28)—C_(29)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一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C_7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 R。值为0.78%~0.92%,只相当于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于寒武系,只能源于奥陶系。  相似文献   
998.
油气勘探中的绝大多数钻井分析样品为岩屑,利用岩屑中的微体化石判断逆断层的方法比岩性、测井、地震等方法能更具体、更直接地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建立区域微体化石层序律是该方法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对参数井、区域探井按部颁标准系统采样,鉴定对比中以标准微体化石带或组合的上界为依据,结合测井曲线和岩性来综合划定地层分界。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到上覆地层下掉化石的影响,以及不同化石门类专家对同一地层中出现的化石时代归属的不同认识。对冀中晋县凹陷赵古2井进行的岩屑微体化石分析,发现在3151m 处存在地层倒置,上部属奥陶系峰峰组,见泗水塔斯满牙形石、不对称微腔牙形石组合带;下部层位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见曲环三缝孢属—喉唇三缝孢属孢粉组合。  相似文献   
999.
沙四段为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的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部分原油、含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对沙四段油层的油源贡献问题。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深层沙四段原油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原油与第二类原油在地球化学 特征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其中第一类原油来源于沙四段膏盐层段的暗色泥岩夹层,第二类原油来源于沙四段盐层下部或沙三段的暗色泥岩,第三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推测为沙三段与沙四段烃源岩的混合来源。3类原油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堆石料强度变形特性与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大型三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石料应力-应变关系、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关系的指数函数表达式,以及抗剪强度包线在q-p平面上的幂函数表达式。继而推导得到了一个反映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对实体工程的数值模拟,将Duncan E-B模型与新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