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335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42.
利用1958—2020年实测地形数据与长江入海水沙数据,分析长江口南支最大的涨潮槽———新桥水道动力地貌变化及其 驱 动 机 制。结 果 表 明:新 桥 水 道 在 1958—2020 年 间 的 地 貌 演 变 可 以 分 为 3 个 阶 段:第 一 阶 段(1958—1997年)新桥水道受控于径流、潮流的耦合作用而经历“冲刷-淤积”的周期性变化,其中河槽主要展现上、下游迁移及河槽收缩交替等特征;第二阶段(1997—2003年)因1998和1999年大洪水造成新桥水道冲刷,新桥水道河槽向上游拓展延伸,河道拓宽明显;第三阶段(2003—2020年)则受人类活动干预和扁担沙北移及径流、潮流耦合作用,新桥水道向下游迁移束窄,并逐渐形成以河道上段为淤积中心的地貌演化格局。此外,随着东风西沙水库构建,拦蓄了部分应进入新桥水道的水体,致使河槽上段落潮动力减弱而加剧河槽淤积,导致新桥水道进一步淤浅。  相似文献   
43.
李宏伟 《中国地名》2014,(2):74-74,79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别名津沽、津门等,有150多公里的海岸线。  相似文献   
44.
近40年来海州湾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Landsat MSS、TM、ETM+影像和HJ-1A CCD1影像为数据源,对海州湾大陆海岸线1973-2013年的变迁进行了连续监测,定量获取了海岸线信息,解译了岸线摆动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对近40 a来海州湾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和海岸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海州湾岸线长度及类型动态变化显著,岸线长度整体增加,海湾面积不断减少,岸线类型以人工岸线为主;岸线整体向海推进导致陆域面积净增65.54 km2,变迁速率时空分布不均,变迁主要发生在岚山港、绣针河口至柘汪河口、兴庄河口至西墅、连云港港岸段,城镇扩张导致20t0-2013年变迁最为剧烈,速率达122.9m/a;海岸人为开发是海州湾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早期以盐业、养殖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港口码头建设比例显著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用于城镇建设的围填海规模大幅增长,尤其是2010年之后已成为海州湾地区海岸开发的首要方式.  相似文献   
45.
汕头湾、大亚湾和湛江湾是分别位于粤东、珠江口和粤西沿海的3个重要海湾,分析它们近10 a来的海岸线变迁情况,可以为广东省现阶段海岸带开发管理和整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本文采用Landsat卫星数据,在Arcgis平台下,根据不同岸相类型的图像特征,通过人工解译方法提取岸线,利用叠加分析方法分析近10 a来3个海湾的海岸线变迁情况。结果表明:近10 a来,汕头湾、大亚湾和湛江湾分别有约5 680 m、16 100 m和22 440 m长的海岸线发生变迁,分别占广东省海岸线总长的0.67%、0.48%和0.17%,其中,有31 840 m的海岸线被用于工业和城镇建设,有8040 m的海岸线由于围海养殖活动发生变迁,3个海湾的海岸线平均向海最大推进距离约为397 m、792 m和535 m。可见,近10 a来广东省海岸带变迁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孙洁 《海洋世界》2012,(5):26-29
杨昕作为蓝丝带海洋协会的第一批海洋卫士之一,独自一人从天津出发,沿中国海岸线,一路骑行到达三亚,这一路他都看到了什么?目前我国海滩垃圾状况如何?对于大海他有着怎样的情结?听杨昕为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47.
与墨 《海洋世界》2013,(9):32-35
打开中国地图,一直向南找,在大陆的最南端,有一个小小尖儿,港城湛江就位于这个尖尖上。提起中国的海滨城市,人们都会立刻想到大连、青岛、秦皇岛这些有名的地方。很少有人听说过"湛江"这座城市。确实,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南蛮之地,尽管它有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48.
黄河口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董琼  张睿 《测绘科学》2007,32(3):108-109,119
本文以1976年至2002年间18景多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与配准,并运用近红外波段的水体反射辐射率明显单一并低于其他地物的特性提取了逐年河口海岸的平均高潮线,另外经GIS叠加分析计算等获取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了海岸线的演变过程,并根据河口来水来沙等条件提出了防止海岸蚀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全新世大暖期的最大海侵对沿海地区具有深刻影响,但是海南岛北部全新世的最大海侵范围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高精度DEM数据解译以及野外钻探验证,发现海南岛北部全新世精确的最大海侵古岸线空间展布位置,其总面积约260 km2,其中约115 km2属于现今的江东新区规划建设范围内,占整个江东新区规划面积的38%。海南岛北部全新世最大海侵古海岸线的发现,不仅对理解南海全新世高海平面特征及规律提供琼北地区新证据,并且对海南自贸区(江东新区)应对未来海平面升高问题提供背景参照。  相似文献   
50.
海岸线及其测绘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是人类所使用的最古老的边界线之一,然而,由于其动态特征,加之当今社会对海岸带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条边界线的位置存在争议,因而,如何使用客观手段测绘海岸线尤为重要。文中针对海岸线定义及其位置确定不明确的现状,指出海岸线定义存在的问题,给出完善定义的意见;分析海岸线常规的测绘方法,探讨海岸线精确测绘的新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