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619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恢复古构造的基础之上,对比了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与现令构造格局的异同。古构造对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主要基底断裂控制了扇三角洲的展布方向;(2)倾向与物源方向相反的断层和古地貌阻滞了扇三角洲的展布;(3)沉降中心控制了扇三角洲前缘的纵向叠置和发育。  相似文献   
22.
刘招君 《沉积学报》2003,21(1):148-154
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始新统双阳组发育典型的湖泊水下扇体。根据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 ,并结合粒度分析等方法 ,将其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亚相及某干微相。影响水下扇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同生断裂的活动造就了陡坡地形 ,其幕式活动成为水下扇形成的触发机制 ;阵发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陡坡带 ,稳定型水下扇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的前端 ,气候因素也为稳定型水下扇形成创造了物源条件 ;基准面升降影响着水下扇的相序特征 ,低水位体系域和水退体系域易形成推进型水下扇 ,水进体系域易形成退缩型水下扇 ;半深湖 -深湖的滞水条件是水下扇得以保存的前提。统计结果表明本区获工业油气流的井主要集中在中扇 ,其中辫状水道微相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23.
莫里青断陷西部在始新世双阳组沉积时期发育NE,SW和NW方向三个浊积扇体,其中NE向浊积扇体仅发育于湖平面上升初期(双一段沉积时期),SW向浊积扇体在湖平面上升初期、上升早期和快速上升时期(双一,双二和双三段沉积时期)始终存在,而NW向浊积扇体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早期(双二段沉积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湖平面快速上升时期(双三段沉积时期)。目前在区内仅钻遇中扇水道、中扇过渡带和外扇沉积。  相似文献   
24.
云南临沧花岗岩的冲断叠瓦构造与推覆构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省西部沿澜沧江分布的临沧花岗岩,呈SN向延伸,长达500km,但平均宽度只有25km,系逆冲与推覆叠置变形缩短的结果。岩片冲断和推覆的方向普遍为自西向东,临沧花岗岩带向东推覆的距离为30-80km,最大距离120km,冲断叠瓦构造和推覆构造形成的时代主要为中、新生代。糜棱岩的同位素年龄为15.43Ma、25.55Ma和179Ma.新生代沿冲断层发生了近SN向水平走滑运动和沿NE、NW向断层的剪切运动。  相似文献   
25.
扇三角洲体系作为层序中体系域类型的识别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扇三角洲体系可发育在断陷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但类型有所不同,分为进积型和退积型,松辽东缘断盆地中扇三角洲体系不同类型在盆地充填序列中发育位置反映出湖侵-湖退的周期过程,特点是伴随湖侵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而伴随湖退发育进积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类型的特征与发育位置分析可以作为体系域类型的识别标志,并有助于层序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6.
西藏日喀则地区恰布林组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发育一套杂色砂砾岩系,被称为恰布林组。前人经常将它与第三纪秋乌组相混,对其时代归属也颇多争议。由于它可能保存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在遥感地质研究和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典型剖面,实测结果由下至上可建立三个财性;江庆则段、德日段和屯穷段,其沉积环境为辫状河-扇三角洲。  相似文献   
27.
双肢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六片双肢短肢剪力墙结构试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量测了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钢筋的应变。根据截面内钢筋应变值采用直线和曲线两种方法拟合了截面内的应变变化情况。据此计算出各试件墙肢截面内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和截面内力大小,以及各试件墙肢内的局部弯矩和整体弯矩大小。分析了内力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肢厚比大小的短肢墙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8.
樊怀阳  陈文  刘百春 《新疆地质》2004,22(4):417-421
卡拉沙依组砂岩是塔河油田石炭系重要储层,从上到下分为4个砂组,即Ⅰ砂组、Ⅱ砂组、Ⅲ砂组及Ⅳ砂组,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岩石粒度、分选性、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可得出Ⅰ砂组为较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环境;Ⅱ-Ⅳ砂组为潮坪环境,其中Ⅲ砂组沉积时的古环境水动力相对最强,以潮间带下部为主,储层砂体最发育,单个砂体的厚度也最大,为纵向上最好储层段。  相似文献   
29.
通过详细研究百岗组沉积相发育特征,将三角洲进行不同类型划分,认为百色盆地东部坳陷的南北两侧分别发育两套不同的沉积体系。沉积响应完整地记录了构造活动情况,在百岗早中期,盆地南部构造抬升强烈,北部构造相对稳定,三角.洲强烈向北西方向进积:百岗晚期,南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北部构造发生了强烈抬升。南部三角洲在百岗期表现为“发育-发展-稳定-萎缩”的一个完整的演化旋回特点,而北部扇三角洲则体现为“稳定-进积”的过程。整个盆地构造活动在百岗期表现出了两侧构造运动明显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30.
我国公路泥石流病害严重,泥石流淤埋公路构建筑物是一类常见的公路泥石流病害类型。泥石流衰减动力学是防治泥石流淤埋病害的重要关键技术,也是泥石流运动学、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作者运用泥沙运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原理,初步建立了泥石流固相颗粒和液相浆体的能量衰减条件,把泥石流衰减模式概化为两类,即能量抑制衰减和能量自由衰减;通过泥石流沉积模型试验,得到了不同粘度泥石流体的沉积扇变化形态,随着泥石流体粘度的增大,沉积扇边缘变陡、扩展范围变小、纵轴线长度减小等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初步建立了泥石流能量衰减速率计算方法。研究成果为防治公路泥石流病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