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4篇
  免费   2547篇
  国内免费   2831篇
测绘学   966篇
大气科学   3451篇
地球物理   2692篇
地质学   6531篇
海洋学   1518篇
天文学   211篇
综合类   1585篇
自然地理   2588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636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765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749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744篇
  2012年   1003篇
  2011年   952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119篇
  2007年   837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394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贵州崩塌灾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凯栋 《贵州地质》1993,10(4):345-349
崩塌是山区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贵州是碳酸盐岩坚硬岩类广布的山区,崩塌灾害经常发生,本文就贵州省崩塌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分布特点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3.
金顶铅锌矿床是60年代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仍有大的分歧,主要是:(1)热液充填交代型”或层控型后生矿床;(2)沉积-改造型矿床;(3)冷水介质中的同生沉积矿床;(4)喷流(热水)沉积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喷流成因机制以阐明矿床和矿石的时空分布及砂岩型矿石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994.
为测定震源机制及对S波射线做切线,描绘出S波波场是很有用的。就单力偶来说,S波射线的切线已知是些公共直径同运动矢量相一致的大圆。就双力偶来说,它们的几何要复杂些。本文我们介绍它们的方程及从中导出的一些重要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在极射赤投影图上可直接做出这些切线。对于这组分析,我们给出单力偶情况下,S波射线切线的方程及从它推出已知的特性,它表明两种情况下随后的推论是精确的。就双力偶情况,我们还加了一个描绘这些线的极射赤投影绘制过程的附录。  相似文献   
995.
内部张剪切断层与强震发生的构造部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个发生在较大规模拉分区附近的强震或特大地震震中区的构造分析表明:拉分区内部张剪切断层与新活动幅度大的次级走滑断层的交汇部位是强震或特大地震的发生场所。据库仑破裂准则及实验结果,对内部张剪切断层的力学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内部张剪切断层是次级走滑断层所夹持的块体在简单剪切作用下,块体内部发育的里氏破裂。并从统计、地质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内部张剪切断层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收集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后),至1989年4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参数。对1976—1979年的震源机制的断层错滑角、断层性质、旋转方式做了补充测定,1979—1989年进行了计算机计算,从应力轴空间位置、断层产状、性质、旋转方式、错滑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在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下,许多断层走向为北东、倾角较大,以右旋逆断层为主,水平向错动量为垂直向的1—2倍。宁河、滦县在区域应力作用下,受局部构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997.
选用山西地区丰富的地震资料,利用单台小震综合断面解、4级以上地震的P波初动解、多台小震综合断面解的结果,叙述了山西地区震源机制结果的特点.得出山西地区震源机制结果有一定的复杂性,小震综合断面解的结果与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结果相似,单个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一致性较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山西地区的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近20年山西地区的震源机制结果,得出了山西地壳应力场存在着有别于华北应力场的局部小区域应力场,这种小区域应力场在中部断陷盆地都是以北西—北北西向的水平拉张作用为主,而在东、西两侧隆起区则是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的结论.但如果把上述断层面解中的所有P轴、T轴再分别投影到吴尔夫网上,得到是一个一致性很好的断层面解,由此推断山西地区的平均应力场的主要特征与华北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完全相同,而山西局部小区域应力场的特征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