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01.
刘笋  蒋明镜  付昌  朱俊高 《岩土力学》2018,39(3):933-942
为研究结构性砂土静力触探的宏微观力学特性,在10 g重力场中生成一个净砂地基;将一个考虑胶结厚度的微观胶结接触模型引入到净砂地基中以生成结构性砂土地基;用一定速率移动探杆以模拟结构性砂土中的静力触探过程,其中,探杆由4面刚性墙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锥尖贯入阻力逐渐增大,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在达到临界深度后贯入阻力在某一定值附近波动;锥尖部位有明显的力链集中现象,力链的集中程度和范围会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和扩大;静力触探过程中,探杆两侧的土体经历了明显的加载和卸载过程,且土体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离探杆越远,主应力偏转速度越慢,最终偏转角越小;不同深度处平均纯转动率(APR)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APR最大值会随着土体深度而逐渐增加;探杆的贯入会使土颗粒间胶结发生破坏,胶结的破坏形式主要有拉剪破坏和压剪破坏两种,而拉剪破坏数目要比压剪破坏数目多。  相似文献   
102.
牛顿力学是研究宏观世界的理论,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理论。量子力学中有许多超乎宏观世界的现象,有些很神秘,甚至颠覆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量子纠缠现象。量子纠缠是指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不是独立的事件。当你对其中的一个量子进行测量时,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也可以被感知,可以被关联测量。量子纠缠是量子系统区别于经典系统的最不可思议的特性。量子纠缠正是由于它过于神奇,很难验证,故引起学术界争论不断。但是,由于量子纠缠具有的强大功能,正在成为国际大国竞相发展的焦点。文中讨论了量子纠缠目前研究的现状及其特征,探讨了量子纠缠应用的若干实例,包括量子纠缠的隐形传态功能,量子纠缠推动了量子计算机的进步,量子纠缠与大数据结合开创了量子机器学习方法等。至于量子纠缠技术如何应用于地质学,国内外还没有先例,但我们认为,从理论上来说不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两个具有相关关系的粒子之间容易产生纠缠,纠缠特别容易出现在具有亲缘关系(因果关系)的群体中。我们研究地质学问题,最喜欢、最关注的即成因问题,如岩石成因、矿床成因、变质成因、沉积成因等等。成因关系即因果关系。因此从成因研究入手,可能是量子纠缠技术在地质学上应用的切入点。从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现状和国际生存空间角度出发,我们应当重视对量子纠缠技术应用的研究。将量子纠缠技术引入地质学领域是一件前无古人但肯定后有来者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3.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2003,(2):26-31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2002年“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的安宁河一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以及大凉山断裂等4级地震异常活跃,宏微观异常大量出现,显示川滇菱形块体东侧边界带的活动性明显增强。本文就“川滇菱块”东侧边界带出现宏一微观异常的现象,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与历史震例对比分析认为:宏观异常的项目、集中程度与构造有关,宏观异常与微观异常一样,不仅仅包含短临和临震信息,同样也包含中期和短期信息,甚至可能还包含构造运动所产生的无震信息。因此,研究宏一微观异常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相互关系对判断未来强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刘嵘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1,18(3):199-200,203
等高线数据的质量控制是各测绘生产单位作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中提出了一种条形码的检测方法,并将此方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研制了一个实用的等高线数据检查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地面高程数据库入库前的检查验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大大提高检查效率,方便了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5.
《新疆地质》2005,23(4):F0003-F0003
李景宏,男,新疆阿克苏人,1964年4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12月吉林大学研究生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2003年取得地质矿产教授级高工。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九地质大队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6.
蓟县中元古代长城纪宏体化石初步研究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7.
介绍如何启用宏、添加按钮,对Execl编辑的文档进行双面打印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8.
介绍如何启用宏、添加按钮,对Exec l编辑的文档进行双面打印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9.
高广宇  肖传桃 《沉积学报》2021,39(5):1144-1156
系统研究了湖北省西部新滩剖面亚丁斯克阶至长兴阶的腕足动物群落演替过程。通过研究区与华南地区及特提斯区域进行比对分析,结合前人对碳、氧同位素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二叠纪腕足类群落演替的规律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除二叠纪末的灭绝事件,在乌拉尔统与瓜德鲁普统界限附近及乐平统中共识别出两次腕足类种群的显著分异度变化,且其演替时间都接近6~8个百万年。前一次体现在冷水种与暖水种的混合过渡现象,后一次体现在个体增大、壳饰发育与个体变小、壳体变薄的不同分化现象。在气候方面,冰期与季风的强弱作为主要因素从温度及养分来源共同影响腕足类的多样性变化。火山喷发事件及板块运动改变腕足类生态环境并造成区域的分化。海平面变化既受气候影响也受地壳运动影响,高频的海平面变化不断改变着腕足类在研究区的生存空间。腕足类在适应不同环境中所发生的壳体形态改变、群落结构演替很好的展示了生物环境对古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0.
张慧梅  王云飞 《岩土力学》2022,43(8):2103-2114
以红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冻融循环、CT扫描及力学特性试验,采用图像处理技术结合遗传算法寻优模型实现了0、5、10、20、40 次冻融循环后 CT 扫描图像的去噪、增强、分割及三维重构处理,通过对同一对象跨尺度的损伤识别与对比研究,建立了基于细观损伤的弹性模量劣化预测公式,并从材料细观结构的物理本质诠释了冻融红砂岩宏观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基于图像最大熵值的遗传算法能够快速精确地选取阈值进行图像分割,实现对岩石细观结构中基质和缺陷的识别;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岩石孔隙率上升、孔隙分维下降,细观尺度上呈现出孔隙扩展、数量增多,但结构复杂程度下降的演化行为;传统方法以有效承载面积、弹性模量为度量基准定义的宏、细观损伤变量未能全面考虑损伤物理机制和材料内部结构信息,宏细观损伤演化曲线差异较大;基于2种物理机制定义细观损伤变量和考虑岩石天然损伤定义宏观损伤变量,实现了损伤的宏-细观结合。最后通过冻融循环过程中细观结构演化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弹性模量劣化预测公式,并分析冻融砂岩孔隙大小及孔隙结构形态变化在损伤过程中占据的不同主导作用,根据细观结构的物理机制解释宏观砂岩冻融破坏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