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59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饵料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脊尾白虾蚤状幼体饵料种类,饵料组合和食物密度的比较试验,研究了脊尾白虾育苗的适宜开口饵料和育苗期饵料组合,测定了不同时期蚤状幼体的捕食率及其日粮。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对脊尾白虾蚤状幼体Ⅰ期(Z1)至Ⅱ期(Z2)的变态率和变态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影响,Z1可以不投饵,但适量投喂单胞藻或轮虫,能明显提高Z2活力和Z2至Z3的变态率。人工培育脊尾白虾蚤状幼体的适宜饵料是卤虫无节幼体,在幼体培育前期(Z1)投喂单胞藻,轮虫,后期(Z3以后)添加鱼糜效果也很好。蚤状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的捕食率和日粮随幼体发育而明显增加,同一发育时期则随饵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后,捕食率增幅明显下降。根据幼体日粮难以确定育苗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最佳投喂方案。  相似文献   
12.
转“全鱼”溶菌酶基因大菱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伟  张培军 《海洋科学》2004,28(5):8-14
用大西洋条鳕(Macrozoarces americanus)抗冻蛋白启动子opAFP promoter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c型溶菌酶基因构建“全鱼”溶菌酶基因元件opAFP—ly,首次应用电脉冲精子介导法将该基因片段导入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受精卵内,获得原代转基因大菱鲆。先后采用单因子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重复实验确定了最适导入条件:脉冲电压为400V/cm,脉冲次数为5,脉冲宽度为25ms,外源DNA浓度为50mg/L。利用最适导入条件,实现基因元件大规模转移。采用PCR技术对1月龄的原代转基因大菱鲆仔鱼的染色体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可达28%。  相似文献   
13.
为给单环刺 (U.unicinctus)的苗种生产提供有效的基础资料 ,本文研究了水温对单环刺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环刺各胚胎发育期的发育速度 (h)随水温 (T)升高而加快 ,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求得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平均 2℃。不同水温条件下 ,各期幼虫期的存活率以2 0℃为最高 ,培育水温高于或低于 2 0℃时生存率逐渐降低。幼虫培育适宜温度为 15~ 2 0℃。  相似文献   
14.
于瑞海 《海洋科学》1991,15(4):15-15
牡蛎在世界上是第一大养殖贝类,在我国为4大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海洋中的“牛奶”,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牡蛎有100多种,而我国比较常见并用于养殖的种类主要有5种:大连湾牡蛎、褶牡蛎、长牡蛎、近江牡蛎、密鳞牡蛎。牡蛎养殖在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6,(10):41-41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水稻中的“抗洪基因”,并利用这一基因培育出了长时间被洪水淹没却能存活的“抗洪水稻”。科学家表示,这个水稻新品种将给洪水多发地区的农户带来福音。水稻是全球30亿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它离不开丰沛的水灌溉。但多数现有水稻品种不能在“大水没顶”时长期存活,一般在水下不超过两三天就会死亡,因此水稻抗洪水的能力不佳。据统计,每年洪水给全世界水稻种植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和科技落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对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而提出了陕北地区应当致力于人力资源培育机制创新的战略思路,即通过调整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等方式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改革科技体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和自主创业,达到科技推广、项目开发与人才培育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et Val.)]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棣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内陆水体的渔业,如水库渔业,基本属于封闭式的淡水渔业范畴。其主要特征是人工放养。其经营方式和要求是;选择一定的经济鱼类作为养殖的品种,每年在养殖水体中,人工投放一定规格和一定数量的鱼种,保证水体中能形成相当的养殖鱼类群体,全部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生长,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获得成鱼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 var.Dongtingking)、野生二倍体和三倍体鲫(C.auratus)、彭泽鲫(C.auratus var.Pengze)4个鲫品系群体共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9个ISSR引物在四个鲫品系群体中共获得163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72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6.03%。4个鲫品系群体内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6.14%、65.40%、73.76%和51.94%,遗传距离分别为0.0905、0.1186、0.1351和0.1056。在4个鲫品系群体之间,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遗传距离最小(0.1191),二倍体鲫和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次之(0.1336),而洞庭青鲫、彭泽鲫与二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7、0.1367)略小于它们与三倍体鲫的遗传距离(均为0.1378)。UPGMA聚类结果为洞庭青鲫与彭泽鲫聚成一个分支,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聚成另一个分支。结果表明,洞庭青鲫、彭泽鲫等养殖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鲫群体;四个鲫品系中,洞庭青鲫与彭泽鲫的亲缘关系较近,二倍体鲫与三倍体鲫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洞庭青鲫、彭泽鲫、三倍体鲫均起源于二倍体鲫。二倍体洞庭青鲫和二倍体野生鲫资源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培育和发展我国新时代新动能以及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文章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培育路径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有关部门在新阶段、新征程和新起点上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进而有效发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转型的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