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8篇
海洋学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7 毫秒
51.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观察扶正灸结合温阳升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0例。对照1组单用西药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灸治疗,对照3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温阳升白汤治疗,治疗组结合对照1、2、3组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1组为75.0%,对照2组为85.0%,对照3组为80.0%,治疗组为95.0%,治疗组与对照1、2、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白细胞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灸合温阳升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5.
火龙灸是延循人体经脉进行的一种大面积的隔物灸法,多选取督脉和膀胱经进行施灸,具有通、调、温、补的作用,对脏腑之虚、寒、湿性质的疾病有着显著疗效。后世医家将火龙灸拓展至任脉,临床观察发现其对妇科及阴脉阴阳失调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而尽管火龙灸能治疗虚证,但对于阴虚患者的治疗仍需谨慎,虽目前不少医家对火龙灸进行了改良,但其能否用于阴虚病证和热病治疗,仍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鼻部总症状评分(Uni-VAS)及各鼻部症状评分(Multi-VAS),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7%(17/28),对照组为89.7%(2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及Uni-VAS、Multi-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变应性鼻炎替代治疗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大黄神阙穴区铺灸对脑卒中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 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予大黄神阙穴区铺灸。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随访时观察便秘症状评分、Bristol粪便性状(BSFS)评分,于干预前后对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测定。结果:最终观察组完成研究36 例,对照组37 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32/36),对照组为67.57%(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便秘症状积分、BSF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组内比较及干预后、干预后2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SP、VIP含量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神阙穴区铺灸可改善脑卒中便秘患者的排便症状,并可提高SP含量、降低VIP含量,从而改善便秘。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改良外贴式药灸结合饮食调护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7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90例。对照1组采用饮食调护干预,对照2组采用改良外贴式药灸干预,观察组采用改良外贴式药灸联用饮食调护干预。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干预3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瘦素(LEP)、脂联素(ADP)、胰岛素(Ins)和中医证候总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4%(85/90),对照1组为71.11%(64/90),对照2组为84.44%(76/90),其中观察组与对照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体质量、腰围、BMI、LEP、ADP、Ins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贴式药灸结合饮食调护能够有效降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改善其糖脂代谢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9.
回顾耳穴疗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的探索历程,探讨“刺法灸法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思路,从中总结出耳穴疗法“耳听为需,演践为实”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提出的加强医学生“五术”的培养目标,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针灸推拿学专业“刺法灸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围绕刺灸技术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途径、刺法灸法学实训教学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训教学活动安排、虚拟仿真平台融入实训教学、完善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提出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