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654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泥石流运动规律及其冲击性能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决定意义。出于泥石流这类多相介质的复杂性,本文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 2018对碎屑流冲击流槽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虑流槽坡度、底部拦挡结构角度以及颗粒级配的影响,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固体颗粒运动过程及冲击性能展开了系统研究。本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存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拦挡结构角度与颗粒级配相同的情况下,流槽坡度越大,对应的碎屑流运动速度与冲击力的峰值也越大;(2)在流槽坡度与级配相同的情况下,拦挡结构越陡,与其相互作用的固体颗粒数量越多,碎屑流越快达到速度和冲击力峰值,且对应的速度与冲击力峰值也越大;(3)在运动过程中,各颗粒级配的碎屑流均出现反序现象,且细颗粒含量的提升可提高碎屑流运动速度,但同时冲击力降低,而粗颗粒含量的提升可增大碎屑流对拦挡结构的冲击力,对于运动速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02.
基于触发闪电技术,研究了2019年夏季8次触发闪电44次回击、5次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和24次M分量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探索了冲击接地电阻随雷电流注入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闪电放电ICCP、M分量和回击过程冲击接地电阻均小于工频接地电阻,ICCP和叠加在回击回落之后连续电流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略大于回击过程,平均值分别为11.2Ω和10.8Ω。叠加在回击下降沿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平均值7.8Ω,明显小于回击过程,最小值可达2.4Ω。ICCP和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随电流增加而减小,回击过程与电流峰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叠加在回击下降沿上的M分量冲击接地电阻随雷电流峰值、背景电流值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关系,还与之前回击电流峰值成一定的反比例关系。随着闪电回击电流的注入,冲击接地电阻呈现动态变化过程,小电流在回击峰值下降后出现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大电流在回击峰值下降后出现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闪电不同物理过程火花和电感效应的作用是不同的,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土壤的电离程度,从而决定了冲击接地电阻的大小和变化。  相似文献   
903.
针对沉降过程中的沉降加速度和冲击扰动项问题,该文改变以累计沉降量作为GM(1,1)模型建模数据的传统做法,提出了以沉降速度为建模数据的VGM(1,1)模型和基于缓冲算子的VGM(1,1)模型。通过分析基坑沉降量的预测结果,比较VGM(1,1)模型、基于缓冲算子的VGM(1,1)模型、基于缓冲算子的GM(1,1)模型以及GM(1,1)模型之间的精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VGM(1,1)模型以及基于缓冲算子的VGM(1,1)模型均可提高预测精度,基于缓冲算子的VGM(1,1)模型精度高于VGM(1,1)模型,冲击扰动项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大于沉降加速度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04.
针对目前大批低产老化虾池的改造和可持续生产的问题,设计了一个自然生态养虾新模式。利用长期不能清淤的低产老化虾池和已造成生态失衡的虾池,实行疏放苗,精管理,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混养、轮养。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为 80~90 d,对虾成活率60.5% ~76% ,体长达10.1~13.2 cm ,平均体重 17.2~19.2 g/尾,饵料系数 0.77~0.80,平均产量 645~780 kg/hm 2,鲻鱼产量 420~465 kg/hm 2 。整个养殖过程虾池的各种水质理化因子基本符合要求,从而使对虾养殖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905.
徐文婧 《地图》2009,(4):80-89
提起陆家嘴,人们总忍不住将它喻为.东方的曼哈顿、拉德方斯。事实自然远非如此。一出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你便会骤然间坠入多元的视觉冲击中不可收拾。从清晨到午夜,钟声响过,陆家嘴风姿各异,海派风情暗香浮动,有如职业感十足的妩媚女子,白天正襟危坐,夜晚却妖娆飞舞。  相似文献   
906.
Shock metamorphism resulting from hypervelocity collisions between planetary bodies, is a fundamental processes in the solar system. The term "shock metamorphism" is used to describe all changes in rocks and minerals resulting from the passage of shock waves. Most meteorites have experienced collisions and have a record of shock metamorphism, which includes brecciation, deformation, phase transformation, local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The key to reading this record is to use the shock features to estimate the pressure and duration of shock even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shock metamorphism is reviewed; basic knowledge of shock physics is discussed; recent 10 years' studies of shock-induced melt veins are summarized; and finally a short note to the shock metamorphism in general is given.  相似文献   
907.
与原始岩浆组成 (δ1 8O=8.36× 1 0 - 3)相比 ,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氧同位素在纵向上存在着 3个特征区段 :1中段 (标高 0~ 80 m之间 )样品接近原始岩浆1 8O值 ;2上段 :在此之上的样品 δ1 8O值变化区间很大 ( 5.4 3~ 1 0 .86)× 1 0 - 3 ,有富集 1 8O的 ,也有亏损 1 8O的 ;3下段 :标高在 0 m以下深部未 /弱蚀变斑岩样品的δ1 8O值均一 ,亏损1 8O,集中在 ( 6.8± 0 .5)× 1 0 - 3范围内。研究表明 ,这种现象是岩浆流体、深部非岩浆流体和浅部大气降水等 3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在不同温度、水 /岩比环境下发生水岩交换综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8.
从同安盐田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中度嗜盐菌TA-4,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该茵株初步鉴定为盐单胞菌(Halomonas salina).TA-4能在2%-25%NaC1的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NaC1浓度为6%,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7.0~8.0.在高盐条件下,TA-4能够在细胞内合成四氢嘧啶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在15%培养基中其含量达到60.3mg/g细胞干重.渗透冲击试验表明TA-4细胞内的四氢嘧啶含量受培养基中的盐浓度调控,并且在低渗冲击时能够快速分泌到细胞外,在高渗冲击冲剂后的6h内又可以恢复到原来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909.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自制管道及土箱缩尺模型,开展埋地管道落锤冲击试验,并建立管道冲击模型对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管道距振源水平距离、冲击能量以及管道埋深等参数对埋地管道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测量得到管道纵向和环向的应变分布特性,同时对比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二者较为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管道受土压力的影响随管道距振源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管道受影响最大的位置因距振源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偏移;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管道距离冲击中心点较近区域受到的影响随之明显增大,管道两端距离冲击中心点较远的区域受到的影响较小;管道覆土深度增加,土体缓冲作用随之增强,管道的应变峰值明显减小。研究结论可为埋地管道抗冲击设计规范制订、管道敷设及管道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0.
针对煤矿井下穿层钻孔硬岩钻进效率低的难题,基于冲击回转钻进机理和Wassara高压液动冲击器主要特点,分析柱齿在冲击荷载下形成的破碎坑形态,并将其划分为崩解区、密实区、开裂区和弹性区。在此基础之上,对柱齿连续破岩的大间隔冲击和小间隔冲击2种情况进行过程分析,结合淮南潘三矿现场试验条件讨论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参数,优选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配套钻机、冲击器、钻杆、钻头和清水泵,及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清水压力在15 MPa以上时,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的平均机械钻速为24.67 m/h,与采用该技术之前的8.48 m/h机械钻速相比提高了约1.9倍;并采用回归分析拟合得到机械钻速与水压之间的线性关系,经过数理统计的F检验,F=8.82大于F0.05(1,7),验证了回归结果是显著的,机械钻速随水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高压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可有效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层钻进效率,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