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2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测绘学   572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205篇
海洋学   423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6年11月17日。江西省发改委组织召开了全省第十八次重大项目调度会议,我局昌大瑞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物制剂和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为本次调度会的五个重大调度项目之一。省政府凌成兴副省长、孙刚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2.
GIS中直线元内插点精度及对误差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误差传播定律,考虑参数r误差影响,推导了线元内插点的精度计算公式,讨论内插点精度对线元误差带的影响,并对影响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门楼水库汛限水位及调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门楼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库调度的“峰量综合控制法”和4种调度方案,由此确定相应的汛限水位。给出了门楼水库近期和远期汛限水位值。  相似文献   
44.
城市地图导航中多拓扑生成和实时动态路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在大型城市路网密集复杂的环境下,基于GPS车辆导航时拓扑的生成和动态路径分析。认为在专用的嵌入式环境下,实现实时动态路径分析,拓扑的建立必须按照分块和分级的方法。分块是为了解决动态调度的问题,分级是为了减少运算量,提高运算速度。同时对偏离航线时的路径分析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在已经完成的导航仪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在乌鲁木齐铁路局所辖的3 000km铁路沿线,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无数个风区,大风来临时顷刻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交通受阻,车辆倾翻的事件屡见不鲜.大风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安全,制约了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为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科学地指挥调度列车运行,铁路局要求我们帮助在沿线各风区设立测风站,建立全路段的大风监测系统.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选用了当时在国内较为先进的ZZ6型强风仪,建立了包括38个测风站的大风监测网.各车站、分局、路局三级调度系统通过显示屏可以直接了解各风区的大风情况,为车辆的调度和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测风仪开始出现错报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我们在加强对仪器维修的同时,对仪器的结构原理进行了仔细分析,终于找到了产生错报的原因,并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后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46.
47.
造山作用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造山作用的特征标志出发讨论了Sengor造山带定义的缺陷, 总结了造山作用的六条特征标志,并给出了造山作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括了造山作用的起因、特征标志和大地构造背景。评述了造山带陆内、陆缘、陆间三分法方案的不足之处和剪压造山带的单独设类问题,提出了造山带板内、俯冲、碰撞三分方案。针对碰撞造山带,笔者在总结探讨现有分类方案的优点的基础上, 提出碰撞造山带陆陆碰撞、碰撞增生、弧陆碰撞和无大陆型碰撞造山带四分法方案,其中无大陆型碰撞造山带是描述陆壳物质形成初期计体拼合聚合过程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48.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形成于陆内拉张带的构造环境,岩浆活动未受到中生代大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基性岩脉在时、空及物质组成上与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基本一致,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拉张-减薄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9.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厘定并阐述了辽西地区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东段发育的推覆构造的宏观构造格局、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形成该构造体系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该区的逆冲构造系统由6条主干逆冲断层组成。分布于西北和东南缘的两条最外缘逆冲断层走向为ENE,居于其间的逆冲断层呈NNE-NE,而且,向东北和南西方向这些断层具有汇合的趋势。在东北端收敛于凌源-东官营子断裂(“内蒙地轴”南缘断裂)上,而在西南端则汇拢于大屯-锦州断裂及其西延的密云-喜峰口断裂。总体上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重构造(duplex)的巨型逆冲系统。该区逆冲作用始于中侏罗世之前,于株罗纪末达到高峰并基本形成了本区的推覆构造格局。本区逆冲断层系统,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东,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西段以向北、北西逆冲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结合燕山中段发现的近东西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及其与本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分析,指出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没燕山东西向构造带右行走滑作用因构造方向的改变发生构造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乔秀夫 《地学前缘》2002,9(3):141-149
地史中发生的强地震事件在地层中留下固定的记录 (图 1~ 3) ,这些记录在区域上呈带状分布 ,代表地史中的地震带。中朝板块元古宙目前可识别出两个板内地震带 (图 5 )。中元古代板内地震带 (170 0~ 12 0 0Ma)西起太行山北段 ,经燕山山脉、辽宁西部、穿越辽河平原至辽宁北部的泛河流域分布 ,即燕山—泛河地震带 ,现今呈NEE向延伸。新元古代震旦纪地震带沿吉林南部、辽东半岛、山东中部及苏皖北部现今呈NNE走向分布 ,即古郯庐地震带 (6 5 0~ 6 0 0Ma)。上述两个板内地震带是元古宙不同时期超大陆裂解的响应。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两个不同方向的地震断裂带分别控制着两个时期的盆地边界。燕山泛河地震断裂带构成中元古代海盆南界 (指现在的位置 ) ,形成向北开放的海域。古郯庐地震断裂带将中朝板块裂解为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古郯庐地震断裂带构成震旦纪海域的边界 ,震旦纪海盆通过朝鲜半岛与当时的外海相连接 ,华北块体则为陆源剥蚀区。文内四幅古地理图 (图 6~ 9)是以地震灾变思想为指导 ,以新的地层研究、对比为基础编制的 ,侧重反映了盆地的格局及其变化。根据地震、同沉积断裂新的思路 ,可提供地质学家重新认识与解释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因 ,它们的成矿元素均来自地球深部而非地表风化作用。文中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