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相对湿度对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婷华  杨再强  李叶萌  张波 《气象科技》2013,41(6):1128-1133
以黄瓜“津优1号”为试材,于2011年4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人工环境控制试验,设计8个相对湿度梯度,用LI 6400进行光合参数的测定,系统研究不同相对湿度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减小而降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相对湿度为75%时达到最大;而气孔限制值在相对湿度为75%时降到最低;黄瓜叶片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指数关系:Pmax=22375e189085fRH;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减小,黄瓜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均降低,而光补偿点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叶面水汽压差呈负相关,而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蒸腾速率均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2.
邓绍彬 《海洋世界》2004,(10):18-18
目前,全世界的珊瑚礁有77%遭受了灭顶之灾,76%已不能发挥生态功能,60%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色彩斑斓的珊瑚正在逐步失去其光彩。  相似文献   
33.
大鱼的脆弱     
《海洋世界》2009,(4):8-8
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地球上烟尘漫布,藻类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最终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几千种生物的灭绝,一些大型鱼类也在那次大灭绝中从地球上消失。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推测,大型的掠食性鱼类比其他鱼类更容易灭绝,掠食性鱼类体型较大、上下颚闭合速度快,它们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但是,它们的个体成熟慢、种群发展速度慢。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意味着大鱼们缺少天敌,但那里同时是一个危险的位置——科学家表示,在灭绝事件中,受到最严重打击的往往是大鱼。  相似文献   
34.
以甜椒"苏椒13号"品种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不同彩色塑料薄膜(红、绿、黄、紫、蓝、无色(CK))覆盖处理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温室甜椒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的甜椒叶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在4560μmol.m-2.s-1和1 0001 200μmol.m-2.s-1范围内;红膜处理的单叶最大光合速率最高达8.4μmol.m-2.s-1,紫膜处理最低仅为2.89μmol.m-2.s-1;红膜和CK处理的甜椒叶片CO2饱和点明显高于紫膜和黄膜处理,所有处理的CO2补偿点均在100μmol.mol-1左右。CK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绿膜处理最低。不同色膜处理的晴天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除蓝膜外,其他色膜处理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均呈"W"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以红膜处理最高、紫膜最低。气孔限制值以紫膜处理最高、红膜处理最低。红膜、黄膜处理可促进甜椒光合作用,而紫膜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作为一种经常大于鲕粒的包覆颗粒类型,核形石以其不平滑的圈层被解释为微生物成因,区别于成因存在较大争议的鲕粒,而且常与鲕粒和其他类型的碳酸盐颗粒相互共生;作为一种在围绕着生物碎屑和非生物碎屑核心的序列式纹层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球形或假球型生物沉积构造,核形石还常常单独产出和分布,所以又被解释为微生物碳酸盐岩,或者被归为球状叠层石。在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之中,厘米级别大小的核形石密集发育在三级层序的顶部,成为一种时间特化的相。另外,以下重要特征将辽东半岛寒武系第二统的核形石特征化,包括:(1)与凝块和微凝块共生;(2)多为球状和椭球状;(3)由不均一的非纹层状致密泥晶和微亮晶构成;(4)核形石皮层以及核形石间凝块中发育特别的蓝细菌鞘钙化化石等。尽管穿越成岩作用过滤器去解释古代核形石复杂的形成机理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也尽管形成这些核形石的复杂生物膜钙化作用细节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到更好地了解,但是,辽东半岛第二统碱厂组和馒头组核形石中直接的微生物化石证据,尤其是核形石内较为丰富的钙化蓝细菌鞘化石,使其成为一个了解光合作用生物膜建造核形石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36.
珊瑚藻类钙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坤山 《海洋与湖沼》1999,30(3):290-294
于1991年4-6月,在日本海若峡湾采集珊瑚藻类样品,采用钙镁离子定量的方法。对小珊瑚藻,异边孢藻和大边孢藻的Ga,Mg及其碳酸盐的含量,无机和有机态碳元素的量比以及前两种藻类的钙化与光合作用固碳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珊瑚藻类的碳酸盐占藻体干重的77%-80%,其中CaCO3占66%-70%,MgCO3占10%-11%。小珊瑚藻中Ga的含量比两种边孢藻高,而Mg的含量则比后两者低。  相似文献   
37.
一种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大型海藻毒性效应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提出一种监测污染物对大型海藻毒性效应的新方法。该方法仅需将在有害环境中生长或2的大型海藻置于一封闭的、经0.45μm膜过滤的海水体系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1h(设白、黑二瓶),之后测定白、黑二瓶PH值并设计其差值△PH,再同样测定对照组白、黑二瓶PH差值△PH,计算△PH/△PH,则此计算值可用来代表相对光合作用速率,并用于评价毒性效应大小,另外,还较详昼地论证了该方法的水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南海古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表层水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从真光层“泵”入深海,从而使海洋表层生产力、CO2浓度与全球气候3个环节连接起来。海洋存储的CO2是大气的60倍,因此,在相当程度上,海洋控制着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海洋生产力控制着全球碳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海洋生产力的变化,对于理解全球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石油烃类对大型海藻生长及抗氧化酶应答机制的影响,并为利用藻类修复石油烃污染水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孔石莼(Ulva pertus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柴油水溶性组分对大型海藻生长、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以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鼠尾藻在柴油水溶性组分浓度为8.599、25.770和41.285 mg/L处理组中的相对生长率(RGR)高于对照组,85.990 mg/L处理组中生长出现显著抑制现象。在24 h内,各浓度处理组的孔石莼RGR显著高于对照组,72 h后,41.285和85.990 mg/L处理组的孔石莼RGR显著降低。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在各浓度处理组中的变化趋势与其RGR相对应,而呼吸速率在各浓度处理组中要高于对照组。高浓度的柴油水溶性组分均引起两种藻的丙二醛含量上升。鼠尾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在96和48 h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显著,总抗氧化能力在96 h达到最高值。孔石莼的SOD、CAT和POD活性分别在48、72和48 h上升,总抗氧...  相似文献   
40.
水网藻附着对亚洲苦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附着了水网藻的亚洲苦草(Vallisneria asiatica)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在水网藻主要附着的苦草叶片上部,15 d后Fv/Fm显著下降,光系统(PS)的光化学效率显著降低;附着水网藻的叶片通过热的形式耗散掉的能量极显著增加(P<0.01),有效荧光产量、光化学淬灭系数和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Chl.a、类胡萝卜素(Car)、Chl.a/Chl.b和Car/Chl.a均显著降低;在快速光响应曲线中,当光照强度高于104 μmol/(m2·s)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附着水网藻的苦草叶片的rETR显著低于对照,光合作用能力下降;且其饱和光强为248μmol/(m2·s),显著低于对照叶片的685 μmol/(m2·s),表明水网藻附着苦草叶片后导致叶片光响应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