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在东昆仑祁漫塔格依阡巴达地区运用综合物探法发现多条磁铁矿体,增加了铁矿资源量,取得较好地质找矿成果。通过对M-1-1磁异常开展工作,查明高重力、高磁异常组合特征,经钻探工程验证为隐伏磁铁矿体引起。据此提出寻找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采用以磁法为主、重力及电测深综合物探方法为辅的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62.
西准噶尔玛依勒山枕状熔岩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玛依勒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准噶尔增生造山带西南缘.本文重点研究分布于玛依勒山一带枕状熔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时代,为讨论西准噶尔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依据.玛依勒山蛇绿混杂岩剖面中枕状熔岩、放射虫硅质岩和岩墙等出露较齐全,枕状熔岩为一套碱性玄武岩,源区为富集地幔,构造环境可能为洋盆中海山或洋岛.枕状熔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35.3±6.5)Ma和(432.5±7.4)Ma,说明其形成时代为志留纪.奥陶—志留纪时,沿玛依勒一线可能出现较开阔的洋盆,现存的玛依勒枕状熔岩和超镁铁质岩代表了志留纪海山或洋岛残片.  相似文献   
63.
西昆仑喀依孜钼矿EH4物探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依孜钼矿位于秦祁昆成矿域的西昆仑北部,矿区围岩蚀变发育,明显分为钾化带、绢云母化带、褐铁矿化带,矿体主要为褐铁矿化辉钼矿.本文选取喀依孜钼矿成矿有利部位进行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构造因素,对其深部进行成矿潜力预测.解译剖面显示矿化受断层控制,低阻异常与地表矿化带分布情况吻合,结合地质-物探解译剖面,推测串珠状低阻体为矿致异常,揭示深部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4.
漠河盆地早白垩世为一火山岩断陷盆地,广泛发育火山岩夹沉积岩的二元沉积建造。依列克得组烃源岩为一套发育在玄武岩系之间的湖沼相沉积岩系,烃源岩岩性为油页岩、页岩及煤岩。该套烃源岩与其周围玄武岩为同期不同相产物,与该套烃源岩直接接触的火成岩为火山熔岩或火山碎屑直接进入湖盆水体而形成。利用热解、GC, GC—MS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该套烃源岩生油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探讨了该套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母源特征及火山活动对该套烃源岩的影响。分析显示,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油页岩以Ⅱ型为主,页岩和煤岩主要为Ⅲ型,火山岩浆活动对烃源岩的烘烤作用不明显(Ro=0.56%~0.59%),有机质热演化处于刚进入生烃门限的低成熟阶段,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该套烃源岩沉积于强还原—弱还原水体环境,在垂向上含盐度具有较快的波动,处于淡水—咸水交替变化状态;母质来源具有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混源输入特征,煤岩陆源有机质输入更丰富。  相似文献   
65.
正日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举行的2013年度省地质勘查基金地质勘查项目招标活动中,首次成功中标国外项目——"塔吉克斯坦拉依拉库存尔—桑吉别克多什地区金矿调查评价"。该项目是河南煤田物测队在经过近两年的充分准备,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与项目所在国政府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自主申报的国外矿  相似文献   
66.
砾岩相通常作为构造事件的标志,对探讨造山带隆升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选取位于帕米尔构造带东北缘的奥依塔格剖面开展砾石统计分析.新生代不同时期砾石的统计结果显示,奥依塔格剖面砾石成分主要为火成岩和变质岩,这与帕米尔造山带岩性相符.其中,花岗岩砾石作为特征组分首次出现在上新统阿图什组底部.砾石主要为巨砾,且以长短轴比值为1~2的近圆状为主;砾石的磨圆度中等,绝大部分为次磨圆-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差.结合砾石所处地层的沉积环境和热年代学记录,认为帕米尔东北缘新生代可能存在3期构造隆升事件,包括渐新-中新世克孜洛依组沉积早期、中新世中期(安居安组中-上段和帕卡布拉克组下段沉积时期)和上新世以来(阿图什组下段沉积以来).   相似文献   
67.
作者对塔里木西部奥依塔克斜长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配套的原位微区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两个样品的锆石U-Pb平均年龄分别为:337.5±6.5Ma和339.2±6.5Ma(Th/U 比值在0.3~1.0之间),与前人所获得的SHRIMP年龄基本一致。所有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均分布在0.2829~0.2831之间,并具有极高的正εHf值(12~17),其平均Lu-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359.1Ma,与其U-Pb年龄十分接近。上述Hf同位素特点反映出其源区可能为新生的玄武质下地壳。此外,所有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和εHf值基本位于亏损地幔演化线上,指示该新生的玄武质下地壳来源于亏损地幔。结合前人对该岩体以及区域地质的研究,推测奥依塔克岩体应与巴楚—喀什一带石炭纪似层状杂岩体相关,其形成可能受石炭纪时导致天山裂谷发育的地幔柱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西南天山哈拉达拉岩体的锆石SHRIMP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薛云兴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09,25(6):1353-1363
西南天山哈拉达拉侵入体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具有典型的堆晶结构,堆晶矿物以斜长石和橄榄石为主。辉石、角闪石和金云母主要为堆晶间隙矿物。辉长岩发育辉长—辉绿结构。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从辉长岩中分选出来的锆石进行的SHRIMP年代学研究表明,辉长岩形成于308.3±1.8Ma (MSWD=0.86,n=15)。哈拉达拉岩体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具有高Rb、Cs、Ba及Sr的特点,87Sr/86Sr初始比值0.7040~0.7050。这些特征表明,岩浆源区具有富集地幔的特征(古南天山洋俯冲流体交代形成了富集地幔)。根据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及Gd、Sm、Nb、Zr等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判别,岩浆源区岩石为含角闪石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批式熔融模拟计算显示,地幔岩10%~15%的部分熔融能够形成哈拉达拉岩体的母岩浆。母岩浆通过48%~50%的结晶分异作用则能够形成哈拉达拉岩体。早期结晶的橄榄石和斜长石通过堆晶作用形成橄长岩和橄榄辉长岩,剩余岩浆结晶形成辉长岩。  相似文献   
69.
依牙形刺论Gallowayinella(Ting)的时代和长兴阶的底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成源  覃兆松 《地层学杂志》1997,21(2):100-108,T001
  相似文献   
70.
应用卫星数字图像研究达拉布特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卫星数字图像的解译和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呈北东向横贯于西准噶尔的达拉布特 断裂是一长达480km具多期活动的大断裂带。 该断裂对下石炭统及其以前的地层无任何控制作用,只可见左行错断;对中石炭统到下、中 侏罗统的地层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中的超镁铁岩体是受推覆构造的影响而 就位于达拉布特断裂的上盘。 本断裂带的形成发育是由于早石炭世以后,碰撞后的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陆 块仍在不断地相向运动,作为一种应力的释放形式,其早期以左行陡倾的走滑断层形式开始形 成;中期(三叠纪──早、中侏罗世)受陆内俯冲作用的影响,被强烈的推覆构造改造成上陡下 缓的犁状断层;挽近时期,断裂处于引张状态,表现为上盘下降的正断层性质,形成目前表现明 显的断层地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