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8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姚才华  范彦斌  张刚 《江苏地质》2023,47(3):330-338
运用Kriging插值法构建蒋家沙风电场区建设前和建设后3期(2015年、2018年和2021年)水下地形三维模型。通过年际时间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风电场建设后,蒋家沙区域潮滩变低,范围扩大,地形趋于平坦;潮沟淤浅并向东北退移,范围缩小。2015—2018、2018—2021、2015—2021统计数据显示,3年间平均冲淤速率由-3.77 cm/a变为21.14 cm/a,6年间平均冲淤速率为8.18 cm/a。地形变化表现为建设后初期略有冲刷,此后强势回淤,总体处于弱淤积状态,该地形变化主要与辐射沙脊群区域沉积动力相关。根据2014—2019年区域余流流向数据,总体上看,泥沙的输运方向在近潮滩区域均指向潮滩方向,离潮滩区域以向东北输运为主;6年间潮滩范围逐渐扩大,泥沙向深槽输运,东部潮沟萎缩,持续向东北退移。在物源锐减和海平面逐年上升的背景下,研究区地形将长期处于弱淤积状态且淤积呈减缓趋势,风电场建设是该区域短周期内局部地形改造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2.
基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型,将干湿网格技术引入到模型中,利用模型的外模式(二维)对深圳湾海域的潮汐、潮流和余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深圳湾海域属不正规半日潮,水平潮流具有明显的往复流性质,主要呈西南—东北走向;落潮流速略大于涨潮流速;受地形及陆地河流径流的影响,湾中到湾口及航道附近流速较大,湾顶和靠近香港的滩涂部分流速较小;深圳湾余流场较弱,余流流向指向湾外;整个深圳湾水交换较弱,海域自净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93.
兴化湾的潮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兴化湾内的江阴港是福州首要发展的新港,目前正准备扩建泊位,因此了解兴化湾的潮流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此前对兴化湾的潮流模拟都是采用二维不规则三角形网格,且重点分析2个水道区的潮流特征,缺乏对整个兴化湾流场的把握。而本文则通过三维ECOMSED模式,采用更为精细的网格对兴化湾的潮流特征进行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的比较,发现模拟结果较好,可以准确地分析兴化湾的潮流特征。分析发现,该海域的流主要为往复流,具有驻波性质;余流场中存在2对因地形作用而产生的气旋和反气旋涡旋;同时发现垂直湍粘滞系数在垂向上为抛物线型分布,而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变化,且与流速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