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79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应用天气学与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发现:鞍型场、西风槽和双热带气旋形势是热带气旋移速突变的环流背景。在上述环流背景的条件下,涡度、涡度平流、流函数、850—200hPa垂直切变以及不对称配置的演变与热带气旋移速突变有超前相关;概括出的一些判据可供业务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用1980—1986年20时欧洲中心的1000,850,700,500,300,200及100hPa共7层的网格点资料,利用台风移速方程,挑选了进入南海的26个台风个例,计算了12,24,36及48h的台风移速及移向,同时也计算了实际台风前后12,24,36及48h移速和移向,计算出不同时刻的台风实际的移速差△V及移向基面△θ.分析表明:计算的不同时刻的台风移速整差△V与台风实际的移速差△V的符号相同的概括率是比较高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有一定的实际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何竞  虎艺薇  张娣  沈越峰 《地质论评》2023,69(6):2349-2359
新铺龙是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海龙目的一个属,最早发现于贵州省关岭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地层。虽然新铺龙材料众多,但其未成年个体骨骼学特征及个体发育模式并未被详细地记述。笔者等报道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孙氏新铺龙未成年标本,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完整的孙氏新铺龙个体,标本产自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依据其体长小于正型标本的一半,头骨长度和躯干比值大,头骨骨缝清晰等特征,判断该标本为孙氏新铺龙的幼年个体。新标本补充了孙氏新铺龙幼年个体的形态学信息,如上颞骨内侧突短于外侧突,翼骨无牙齿发育,神经弓与椎体未融合,尺骨两端微凸,五边形坐骨等。此外,结合已发表的新铺龙标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物种吻部相对头部呈负异速生长,证明了吻部占头骨比例的大小属于新铺龙种内个体发育差异,而并非之前所认为的新铺龙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5.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23,69(5):1619-1627
位于扬子克拉通内部的长江中下游构造带是一个特别的岩石圈构造带,它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前人认为这与晚侏罗世伊佐奈琦洋向亚欧大陆的俯冲有关,但是为什么伊佐奈琦洋俯冲只在长江中下游构造带局部形成深入内陆的铁铜和多金属成矿带?为了解这个问题,必须从华南地区的地球物理数据来分析研究区的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属性特征,并进行类似构造的全球对比。根据地球物理调查结果可知,长江中下游构造带的地壳主要体现地堑的特征;岩石圈呈现低S波速与高密度,此类浅地幔动力学构造系统与洋中脊向大陆的俯冲模式接近。根据太平洋区域侏罗纪—白垩纪大洋磁异常条带与古地磁研究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构造带与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原因,应该是伊佐奈琦洋的洋中脊与洋脊三叉连向下扬子克拉通地幔的俯冲。当然,证明这个推测还需要更多的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06.
东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部,记录了中亚造山带晚期的俯冲增生过程,然而早古生代一些关键地质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大南湖-头苏泉带的构造属性、俯冲起始时间及俯冲极性。本文选取大南湖-头苏泉带北缘的卡拉塔格复式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工作,以揭示该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辉长闪长岩分别形成于434±4 Ma、442±2 Ma和445±4 Ma,表明该复式岩体主要形成于早志留世。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均显示低磷(P2O5<0.1%)、富钠(K2O/Na2O≤0.5)、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57~1.24, 0.91~1.03)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样品具有较低的Sr/Y(1.9~4.5,8.1~11.4)和(La/Yb)N值(1.6~2.4,2.4~3.0),较高的εHf(t)(+12.7~+15.5,+11.0~+14.7)和εNd(t)值(+7.0~+7.5,+7.1~+7.7),以及年...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在复杂地层中进行定向钻孔施工发生卡钻事故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加。采用套铣打捞技术进行卡钻事故处理,能够提高事故处理的成功率,并起到保护原钻杆的作用,降低经济损失。文章分析研究了套铣打捞钻具的选择、冲洗液选择、工艺参数以及工艺方法,结合在玉溪矿和临涣矿打捞实例,优化了套铣打捞工艺及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08.
李虎  刘建国  庞通 《海洋学报》2015,37(4):52-61
以PES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开展了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棕色藻株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探索了蔗糖、光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芽形成和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IBA、6-BA处理可诱导该藻产生愈伤组织,同时固体培养基更利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显微跟踪观察显示,该藻愈伤组织与高等植物的疏松愈伤组织不同,由细丝状细胞组成,系藻枝段中心髓部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致密型愈伤组织;另外,愈伤枝段比新芽枝段有更高的光合和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109.
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的类型、分段和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可以分为S形和J形2大类别,其变化特征、动力学背景及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城市化曲线研究可以分为唯象分析和唯理分析2大途径,唯理研究包括城一乡人口异速生长、城一乡人口替代以及城乡人口迁移和转换3种路径,目前这些方法主要用于S形曲线研究,对J形曲线的探索不够深入。S形曲线是一种奇对称曲线,其模型导数却是一...  相似文献   
110.
赵玉社  张红英 《西北地质》2010,43(4):267-274
新疆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带小尖山金矿位于星星峡谷带—旱山微板块中的雅满苏-红石山-黑鹰山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康古尔金矿带的东部,产于苦水大断裂南侧的巨型韧性剪切带内,具有明显韧性剪切带控矿作用。矿体分为2类: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初步圈定了3条较具规模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2条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主要矿床类型,赋存于安山质凝灰岩与英安质凝灰岩的接触带上安山质凝灰岩一侧,整个矿带受苦水断裂之次级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该区金矿属于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并总结了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岩浆岩、地球化学、热液蚀变等5个方面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