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51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549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准噶尔盆地腹地陆梁起基底火山岩岩性为富钠玄武岩及流纹岩,总体显示出板内双峰火山岩特点。玄武岩的特征是:岩石的五晶和基质中普遍出现橄榄石;辉石为普通辉石;斑晶和基质中的长石为偏酸性的斜长石(平均牌号为30-50);全岩化学成分CIPW计算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含有Ne(2.8%-4.6%),均含有O1(19.3%-10.1%)和Di(0.2%-24.6%),标准矿物分子组合为Ne+O1+Di+An;在全碱-SiO2图上玄武岩投影于碱性区;Mg^#<65;REE总量为110.29-158.06μg/g。(La/Y)N变化范围为3.10-4.51。δEu变化于0.93-1.04;弱武岩的微量元素标准化图解为LILE相对于LREE适度富集,Nb,Ta相对于LREE和LILE亏损。Ni,Cr含量略低于原始岩浆的参考值;以上特征表明,弱武岩总体上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岩具有较同正的εNd(t)和低的^87Sr/^86Sr,而流纹岩则具有较低的εNd(t)和较高的^87Sr/^86Sr,反映它们的同源性和遭受陆壳物质同化混染程度的不同。同位素Rb-Sr等时线年龄和单颗粒锆石蒸发年龄集中在323-395Ma。以上特点表明,陆梁玄武岩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异作用和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形成于板内环境,与泥盆纪-石灰纪区域伸展作用有关,因此,陆梁隆起带基底很可能是一个大陆裂谷带。  相似文献   
102.
南疆西部大降水天气过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疆西部1970-1999年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大降水集中出现在夏季,中亚低涡是造成南疆西部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滇西地区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n)t=k/(t c)^p关系;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即频度残差小于(平静)或大于(增强)其二倍方差,且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4.
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国土形状呈三叶螺旋浆形的特征,指出了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行政管理均应实行中心辐射型结构模式,述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的措施,将经济区以国防功能区分为核心经济区,纽带经济区,支撑经济区,有序建成这三类经济区,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扩大我国的战略防御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比较文化学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比较了东西文化的诸多差异,侧重剖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地理原因,评介了“东化”与“西化”之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6.
The west sandy land of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uge sandy belt of mid-latitude in Eurasia and the eastern fringe of desertified land with best bio-climatic conditions in China. Over-extensive regional development has made the desertified landscape very obvious, especially in Horqin Sandy Land where desertification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in Hushandake Sandy Land with worse bio-climatic conditions. There were some researches on the desertification in western No…  相似文献   
107.
新疆乌伦古河地区第三系简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叶捷  吴文裕  孟津 《地层学杂志》2001,25(3):193-200
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和层位 ,有可能对该区出露的第三纪地层进行较为准确的层位对比。通过精测剖面、岩性观察和地层追索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组合、上下地层间的关系及所含哺乳动物化石性质 ,乌伦古河地区的第三纪地层可划分为 5个岩石地层单元 :可可买登组、哈拉玛盖组、索索泉组、铁尔斯哈巴合组和乌伦古河组 ,其中可可买登组和哈拉玛盖组是由原来的段提升为组 ,铁尔斯哈巴合组为新建组 ,并给予乌伦古河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8.
Down-core variation in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PF) at Site 1143 (ODP 184) has disclosed the evolution of upper water-column structure over the last 12 Ma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the early Late Miocene (∽10.6–7.8 Ma), there existed a lower percentage of total deep-dwelling species, reflecting a water thermocline deep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Miocene,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closure of Indonesian seaway and relevant intensification of the equatorial warm current. After the increase in deep-dwelling PF and the rising of thermocline during the late Late Miocene (7.6–6.4 Ma), the total deep-dwelling species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late Late Miocene (6.4 Ma) to the Pliocene, implying the deepening of water thermocline. The evolution of thermocline depth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reflected by the PF at Site 1143 might be a good indicator of the change of west Pacific “warm pool”.  相似文献   
109.
West Sarawak,which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South Kalimantan Diwa Region,underwent geosynclinal period (An C-T),platform period (J1-J2) and diwa period (J3-).In geosynclinal evolution period,the crust was thickened and accreted by sedimentary accumulating,orogenic movement and metamorphism.I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volcanic-sedimentary rocks,content of gold is general higher than the mean value of upper crust and its enrichment factor ranges from 0.94 to 4.7.The basement tectonics formed in geosynclinal fold inversionstage strike northeast,which controlled the distribution ofmagmatic activities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belts of the west part of west Sarawak.  相似文献   
110.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高异常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贝东 《矿物岩石》1995,15(1):58-62
本文通过分析川西坳陷20多个含气构造的主要地层压力资料,对川坳陷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川西高异常地层压力在纵向层位上主要分布于侏罗系和上三叠统,压力分段明显,相同的力段在不同的构造既不等时也不等深;在平面上高异常地层压力分布广泛,超高压区刚分布于川西北地区,并形成两个超高压中心,整个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虽然总体上基本一致,但在不同层位,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