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2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835篇
测绘学   3893篇
大气科学   551篇
地球物理   937篇
地质学   2060篇
海洋学   720篇
天文学   331篇
综合类   541篇
自然地理   5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346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 new formalism is derived for the analysis and exact reconstruction of band-limited signals on the sphere with directional wavelets. It represents an evolution of a previously developed wavelet formalism developed by Antoine & Vandergheynst and Wiaux et al.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wavelets at any point on the sphere and their proper rotations are still defined through the continuous 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s. The dilations of the wavelets are directly defined in harmonic space through a new kernel dilation, which is a 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harmonic dilation. A family of factorized steerable functions with compact harmonic support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is kernel dilation are first identified. A scale-discretized wavelet formalism is then derived, relying on this dilation. The discrete nature of the analysis scales allows the exact reconstruction of band-limited signals. A corresponding exact multi-resolution algorithm is finally described and an implementation is tested. The formalism is of interest notably for the denoising or the deconvolution of signals on the sphere with a sparse expansion in wavelets. In astrophysics, it finds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ocalized directional features in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data, such as the imprint of topological defects, in particular, cosmic strings, and for their reconstruction after separation from the other signal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992.
ETM+全色波段及其多光谱波段图像的融合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Landsat-7ETM+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有相同的太阳高度角和其他环境条件,影像获取时间一致,两种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可以不经配准而实现高精度融合。目前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很多,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于ETM+图像,本次试验采用HIS变换、Brovey变换、SFIM变换、加权融合4种方法,分别实现ETM+Pan与ETM+的多光谱波段的融合,并从空间纹理信息、光谱真实性2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地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角度出发,基于SFIM变换的融合方法产生的光谱扭曲和失真较小,同时很大程度地保持了高分辨率的全色波段的空间纹理细节信息,是一种适合于ETM+图像融合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贝塞尔曲线在虚拟森林景观单树几何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虚拟景观模型的生成,需要对实际景观进行抽象和简化。树几何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构成虚拟森林景观的两大要素。而树几何模型的构建又是林业GIS三维可视化的基础。在树几何建模中,树干及树枝形状的可视化表达具有突出意义。由于实际树种的复杂性,在计算机中建树模型,通常采用基于过程建模的方式,而这将面临用户如何对模型进行交互式控制的问题:参数太少,不足以描述树形态特征,而参数太多,则模型难以生成和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进贝塞尔(Bezier)曲线这种基于控制点的自由曲线来描述树木中的树干以及树枝形状,利用对曲线控制点的变动来控制曲线的形状,进而生成形态各异的树形状,对此,我们基于ActiveX技术生成Bezier曲线控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表示多种形状的树干与树枝,具有操作简捷、计算速度快,可视化效果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4.
在综合分析福建永泰地区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图像反映出的地质信息特征,有效地解译火山—侵入杂岩区火山地层、侵入岩体、火山构造及线性、环形构造等地质内容。对提高整个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王九林 《福建地质》2004,23(3):144-147
通过多年来在福州市区施工地热井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在各种复杂的地层钻进工艺技术,以及在地热井施工过程中的护壁、清渣、防斜孔等问题作分析,提出了提高钻井速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MAPGIS的数据转换与使用技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姮 《福建地质》2004,23(3):154-159
数据的共享使用和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互补.优化数字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在苏锡常地区选择典型地段进行浅层地下水开采试验工作,从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展布、岩性、厚度、水质)综合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合理的浅层地下水开采方式及地下水的利用方向,对于保护深层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及土壤盐渍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综合物探方法在广西柳州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研究,柳州市柳北区存在多条隐伏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具体位置尚未确定,这对柳北区的建设发展存在极大隐患。为此,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综合方法来探测柳北区隐伏断裂带的具体位置,通过钻探验证和地质调查研究,确定了隐伏断裂带的具体位置,为柳州市柳北区的建设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99.
彭博  胡远彪 《探矿工程》2019,46(1):83-88
虚拟仿真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热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非开挖领域是非开挖教学及研究的发展趋势。针对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HDD)这一非开挖的主要施工工法,采用SolidWorks、3ds MAX、Photoshop等软件对三维场景、钻机以及钻头等施工设备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研究场景漫游技术、多摄像机跟随技术、物理效应仿真技术和轨迹记录及跟随等技术在Unity3D平台上开发培训系统,并将系统发布至桌面系统。该系统具有场景漫游、多视角显示、控制钻进、显示参数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培训系统运行流畅,场景切换迅速,具有良好的三维展示和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CT试验的岩石细观孔隙模型重构与并行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颖娴  梁正召  段东  曹志林 《岩土力学》2019,40(3):1204-1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