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0篇
  免费   1986篇
  国内免费   2127篇
测绘学   884篇
大气科学   3107篇
地球物理   2513篇
地质学   5028篇
海洋学   1015篇
天文学   115篇
综合类   683篇
自然地理   358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628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04篇
  2010年   703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53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749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赣西北地区双桥山群自上而下划分为修水组、安乐林组,共计11个岩性段,其时代属中元古代蓟县纪,并以近东西向褶皱叠加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为主要变形样式。就该群构造样式、地层序列、变质温压条件以及沉积环境等进行简要论述与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区长期争议的“修水运动”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枞树板铅锌矿区的磁组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变形较弱及无应变标志体的地区,利用磁组构进行构造变形分析是非常有效的,其结果不仅与其它方法的结果大体一致,而且能够获得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认识(如变形类型问题)。据此可以分析控矿构造的变形性质及演化,查明构造控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3.
渭河断陷赋存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本文叙述了该区地热分布特征,阐明了区内地质构造、深部地质条件对地下热水赋存和水温、水量变化的控制作用,兼论了西安城郊区及地热赋存的地质构造背景.对指导当前和今后这一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塔里木盆地三大遗址群的兴衰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中的三大遗址群都经历了公元前的兴起、1~3世纪的兴盛和发展,以及7世纪的废弃。它们的兴衰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这意味着导致水资源条件变化的原因是共同的,即气候变化,而不是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小冰期的气候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了近百年中国10个区的年平均气温序列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冰芯δ18O及树木年轮,重建了各区近400~1000年的10年平均气温序列。分析表明,近千年来中国可能有5次冷期分别出现于1100’s~1150’s,1300’s~1390’s,1450’s~1510’s,1560’s~1690’s及1790’S~1890’S。第4次冷期主要在中国大陆中部最明显,而第5次冷期在中国南部较强。新疆、东北及闽台气温变化与中国其它部分特别是南部及西南有一定差异。如果把最后两次冷期作为中国小冰期的两次主要寒冷阶段,其30年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中期中国最暖的30年(1920’S~1940’S)低0.6~0.11℃。  相似文献   
996.
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9,自引:6,他引:7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历史时期气候曾发生多次明显的变化。通过对这一地区考古发掘、抱粉分析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史籍文献、地方志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划分出全新世早期寒冷、全新世中期暖湿、西周冷干、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润、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隋和唐前中期暖润、唐后期至北宋凉干、金前期温干、金后期和元凉干、明清冷干等10个气候变化阶段,从而建立起该地区历史时期完整的气候变化序列。  相似文献   
997.
福建省构造运动,构造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兼海 《福建地质》1998,17(3):115-130
研究构造运动及构造层特征是查明地壳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证据,从福建省目前建立的地层序列分析,自古元古代以来,省内初步可划分出15次构造运动,并分别归属迪口,晋宁,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6个构造旋回,文中对地震旦纪地层次建立构造地层单位,并阐述了各构造运动,构造旋回,构造阶段和构造层,亚构造层的基本特征,较系统地反映了福建省地壳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8.
气候变化对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积雪和降水不均等特点,对流域进行分带处理,提出和建立了包含积雪融雪结构的水文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求得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况下的月均流量过程,分析气候变化对玛纳斯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气温升高2℃,降水减少20%,则夏季径流减少52.59%,冬季径流减少1.77%,年均径流减少46.87%。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在南缘露头剖面相构型识别,北部地震剖面解释的沉积体侧向迁移特征,建立了走滑拉分构筑的可容空间变化型式。此沉积对构造的响应模式,不仅可以很好的解释拼合砂体的分布,古流向偏转等问题,而且对于预测盆内沉积体走向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具有快速、多波段、周期性、大面积覆盖等观测能力的空间遥感技术,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随着遥感技术在国际上的蓬勃发展,遥感技术在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覆盖、森林与草场、海洋调查与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这些研究为遥感技术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