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561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557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273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生物礁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具有丰度大、产能高的特点,一直以来是油气勘探重点探索的目标。南海北部大部分的油气发现均位于新近系,生物礁油气田也是该区勘探发现最大的亮点。其中东沙隆起区LH11生物礁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同类型油气田。但其作为复杂的一类岩性油气藏,其非均质性和隐蔽性,使得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往往难以识别。本研究从地震频域属性角度出发,通过提取地震剖面频域图谱并结合测井孔隙度数据,分析生物礁储层频域特征,并结合正演模拟加以验证,认为研究区生物礁碳酸盐岩储层总体偏薄,导致了频率和衰减的异常,另外也证实薄层调谐效应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层厚。  相似文献   
102.
徐秋枫  陈建文  姚泉  周志  王胜建 《地质通报》2016,35(203):348-355
针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凹陷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泥页岩,利用地震频谱曲线在不同流体介质储层中的形态、斜率、主频与中心频率的差值等属性参数特征,识别陆相泥页岩层系的地震频谱属性特征,预测含气性。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上部能量系数较低,平均为0.6719,下部能量系数较高,平均为0.7521,结合现场含气量和全烃特征认为,可以以能量系数0.7为界线,作为识别下部和上部含气性的标志,下部明显比上部含气性好。平面上进一步圈定了2个有利目标区,得到柴页1井勘探验证。因此,频谱分解技术可应用于中国陆相页岩气的勘查开发。  相似文献   
103.
海泡石是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硅酸盐黏土矿物,其中无机元素含量是揭示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床成因的重要依据,通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法(ICP-OES/MS)进行测定,等离子体(ICP)的高温激发会产生成大量谱线干扰,维持ICP稳定工作需使用高纯氩气,持续供气对于偏远矿区海泡石的检测还将面对气体采购和运输不便的问题。本文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MP-AES)的低温激发技术减少光谱干扰,建立了准确测定偏远矿区海泡石中主量元素Mg、Al、Ca、Fe、K、Na和微量元素Cu、Zn、Mn、Pb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硝酸-盐酸-氢氟酸混合酸对海泡石进行微波消解,避免了样品处理过程中分析元素的损失,加快了样品处理速度,同时提高了样品溶液的稳定性。通过选择各元素光谱线的分析波长,并利用快速线性干扰校正(FLIC)技术校正光谱干扰,以Lu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提高了灵敏度和准确度。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19~14.6μg/L。海泡石国家标准物质(GBW07138)各元素测定值与认定值的相对误差在-5.0%~6.7%之间。本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等优点;MP-AES采用自带的氮气发生器为等离子体提供氮气作为工作气,无需引入复杂气体,提高了分析效率,尤其适用于气体采购和运输不便的偏远矿区。  相似文献   
104.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ASTER data for the mapping of gypsum deposits and associated geological formations that occurred in the Thumrait region of southern Oman. The measurement of spectra over samples of gypsum in the 1,300–2,500 nm wavelength using a PIMA spectrometer showed the presence of distinct absorptions at 1400–1600, 1750, 1940, 2,100, and 2,400 nm characteristics to O? H stretching, H2O combinations, and S? O bending overtones and stretching, respectively. Studying the unique spectral absorption characters of gypsum samples, we developed a false color composite (FCC) and an image by decorrelation stretch using the spectral bands 7, 3, and 2 of ASTER. The results FCC showed the regions of gypsum occurrences, and the decorrelated image discriminated the gypsum occurrences from other geological formations of the area. The study of surface mineralogy of the region using the VNIR‐SWIR bands by the spectral angle mapper method showed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carbonate, and clay minerals of the geological form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W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ASTER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spectral bands 12, 8, and 4 of Sentinel‐2A processed by the same method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spectral bands of ASTER can be used for mapping the gypsum and associated geological 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05.
卤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会对盐田日晒工艺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盐田卤水的蒸发速率减缓、蒸发度减小以及提取的矿物产品带有刺鼻的气味、浓重的颜色等。因此,对具有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卤水体系中DOM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可以为后续DOM的有效去除或在DOM共存体系中调控无机盐结晶工艺路线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本文以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卤水体系,即盐湖卤水DOM(SLDOM)和油田卤水DOM(OFDOM)为研究对象,采用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分析、光谱学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等手段对DOM的含量、分子量分布特征、光谱学结构和光降解行为开展了研究。DOC和荧光分析表明SLDOM和OFDOM的DOC含量和生物指数(BIX)值相似;与OFDOM相比,SLDOM的腐质化指数(HIX)值和高分子量组分(HMW)比例偏高;特别吸收光谱(SUVA254)和糖类化合物含量检测结果表明,SLDOM和OFDOM的HMW组分中含有的芳香类和糖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比低分子量组分(LMW)高;三维荧光谱图分析(EEM)结果表明,SLDOM主要以腐殖质类物质为主,而OFDOM以蛋白质类组分为主。此外,DOM的荧光组分在不同分子量中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对于SLDOM,富里酸主要分布在HMW DOM中,而腐殖酸主要在LMW DOM中;对于OFDOM,芳香胺类蛋白组分主要分布在HMW DOM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类蛋白组分主要分布在LMM DOM中。在光降解实验中,SLDOM和OFDOM的DOC含量随光照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分别下降了29.32%和15.1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光照过程中两种卤水中糖类化合物均减少,小分子量的DOM优先分解。此外,在光照过程中SLDOM芳香类化合物增加,腐质化程度基本不变;OFDOM芳香类化合物减少,腐质化程度增加。EEM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表明,SLDOM荧光组分在光降解过程中荧光强度增加,而OFDOM荧光强度减少。  相似文献   
106.
不同要素谱逼近对高分辨区域数值模式梅雨模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美莹  陈锋  冀春晓 《气象》2019,45(5):593-605
为改进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雨带模拟偏差,利用WRF模式探讨了不同要素及其组合谱逼近方法对2015年浙江典型梅雨天气预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单要素逼近对梅雨模拟效果影响差异明显,风场逼近对模拟结果改进较大,高度场逼近对结果略有改善,而温度场逼近主要表现为负效应;风场组合了其他要素的逼近效果与单要素类似,故将水平风场谱逼近确定为最优方案。(2)最优方案对梅雨期间形势场各要素改进程度的排序为纬向风、经向风、相对湿度、温度场和高度场;三个特征层850、500、200 hPa各要素平均的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分别降低了(增加了)24. 1%(13.6%)、22.7%(21.7%)和13.0%(12.2%);且改进幅度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增加,这主要与区域模式内部大尺度系统的误差随积分时间增长有关。(3)典型个例分析显示,最优方案在较好订正低层风场及切变线动力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数值模式各物理过程的协同积分也修正了高湿区等关键热力因子,最终改进了高分辨率区域模式的梅雨模拟。  相似文献   
107.
引入一维加权平均的谱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四川地形强迫对该区域降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向地形和冬季降水谱峰锁相于同一波长(475.8 km),呈共振关系,地形与其他季节降水呈漂移关系,这与经向和纬向上环流变动有关,即冬季纬向环流占主导,纬向地形触发的大气波动对冬季降水策动作用大;夏季降水是各种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形是重要因素之一。经向和纬向地形特征尺度分别为296.8 km和475.8 km,反映了地形强迫的中尺度特征,且纬向地形谱峰比经向大1个数量级,纬向强迫更明显。夏季降水谱峰比冬季大2个数量级,降水系统纬向特征尺度比冬季小约150 km,说明夏季在纬向地形强迫下,降水系统尺度减小的同时其强度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中尺度对流性降水在夏季偏多。四川夏季最大降水位于雅安地区,其地形扰动比四川整体扰动更明显,故产生的降水也更大。夏季降水和经向地形锁相于同一波长(37.1 km),经向地形对雅安夏季强降水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水文科学杂志》2013,58(4):808-824
Abstract

We report results of three field campaigns conducted at 39 stations. At each station, we measured reflectance spectra in situ and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or measuring chlorophyll a (CHL)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concentrations in the laboratory. To identify the indicative bands and develop suitable estimation models for CHL (C CHL) and SS (C SS) concentrations in Taihu Lake, a spectral-feature method and a derivative method were appli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 the critical C CHL and C SS probably causing their spectral variation are, respectively: 0, 10, 50 and 75 μg L?1, and 0, 10, 50 and 100 mg L?1; (b) the derivative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spectral-feature method for estimating C CHL and C SS; (c) the optimal variable for CHL is a reflectance second-order derivative at 501 nm or a reflectance first-order derivative at 698 nm; the optimal variable for SS can change when its concentration is low and the range is narrow; otherwise, the optimal variable is a reflectance first-order derivative at 878 nm; and (d) the CHL and SS have an effect on one another's retrieval. The C CHL estimation accuracy would benefit from narrowing the C SS range. With C CHL increasing and its range broadening, the corresponding C SS estimation accuracy decreases gradually.  相似文献   
109.
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参数。基于南海北部海区不同水体环境下测量的生物光学数据, 作者深入研究了粒级结构对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443和510nm波段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光谱斜率S对粒级结构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随着小型浮游植物比例的增大呈不断增加的趋势。S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浮游植物吸收系数(aph(443))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特征。以40%为界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优势进行定义, 发现在S与叶绿素a浓度、aph(443)的关系分布中小型(Micro)和微微型(Pico)浮游植物占据优势的水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界, 叶绿素a浓度和aph(443)分别在0.70mg•m-3和0.05m-1附近, 相应的S在0.0004(m•nm)-1左右。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遥感反射率蓝绿波段比值与S之间的统计关系, 决定系数高达0.91, 为从水色遥感数据反演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0.
对徐海—石头岗花岗闪长岩体围岩中黑云母及有机质变质程度的研究发现:距岩体580m范围内的接触带岩石皆具有角岩化现象。黑云母含量受原岩成分影响,其鳞片粒径与岩体距离密切有关。围岩中镜质组反射率,(R_(mas))值与岩体距离之间有十分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