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133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面对连云港市新浦区软土地基上施工的某住宅楼 ,施工时由于对北楼部分桩出现的缩颈及断裂未能妥善处理 ,造成楼房北倾的问题。经协商 ,及时采取了旋喷桩加固法加固北楼基础 :采用沉降法(切桩 )、纠偏 (使各承台均匀、协调、沉降 )、接桩、固封等措施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2.
碎石桩法与强夯法联合工艺处理软土地基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碎石桩法与强夯法结合处理软土地基工艺的机理作一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就实际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土结构性模型是 2 1世纪土力学学科的核心问题。基于海积软土一维固结蠕变的宏观力学性状与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软土在外荷作用下微观结构的演变模式 ,由此建议了一个含结构参数的固结变形本构关系。用试验资料和工程实例进行了初步验证 ,表明所建模型可以预测多级加载条件下海积软土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4.
软土后生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软土地区的褐黄色硬壳层、暗绿色硬土层和所谓“次生硬土”等特殊土层的成因,提出后生作用对软土改造的观点。这类土往往是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因此进一步搞清其成因变化将是研究土力学和工程特性的重要地质学基础。  相似文献   
85.
测井曲线判识构造软煤技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构造软煤与硬煤的物性差异,分析构造软煤分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根据煤层段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将揭露区钻孔测井曲线初步判识的结果同钻孔邻近巷道煤壁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形成了一套测井曲线判识构造软煤技术。利用该技术获取了研究区的构造软煤资料,对研究区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6.
多重分形在海积软土微观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多重分形谱引入到土微观结构分形研究中,对天津市滨海新区三个不同地点海积软土原状样及不同固结压力后土中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征进行研究,从多重分形的角度对孔隙的不均匀性进行定量描述,并建立孔隙多重分形谱各特征参数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地点的海积软土孔隙多重分形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7.
软多边形地图要素弯曲识别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边界线构减点的坐标单调性变化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地图上软多边形要素弯曲识别模型,给定了弯曲的凸凹性定义,建立了弯曲的多种形态量化指标,规范了弯曲邻接关系的形式及确定方法。研究了模型在软多边形地图要素图形综合简化中的应用,形成了简化这类要素图形的三种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88.
根据长江路三期软土路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道路工程的施工特征,分析与探讨了适用于道路工程中深层搅拌桩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桩身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此道路工程中深层搅拌桩质量的检测,总结出了适合道路工程的,轻便触探结合钻探取心的,快捷、方便、可靠、经济合理的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9.
通过现场试验路堤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软岩填石料的长期沉降变形特性,证明了软岩填石料的长期变形性能除了与填石料的岩石特性和压实密度有关外,风化程度、干湿循环是影响填石料的长期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掺入矿渣的水泥土强度模型试验研究及其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范围内有代表性的淤泥土样,采用均匀设计U20(52×4)安排室内试验,建立了掺入矿渣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混合固化剂掺入比、矿渣占固化剂的质量比和龄期及其交互作用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模型预测值和室内平行试验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模型表明矿渣占混合固化剂的质量比在一定区间内(40%~70%)对水泥土强度的增强效果显著,这与工程实践相吻合;为确定优化配比,建立了求解用多目标优化函数。考虑到现场条件与室内试验的差别,建立了12组相同配比的室内试块及现场搅拌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现场搅拌桩的水泥土无侧限强度远低于室内水泥土试块强度,矿渣的增强作用与室内试验各龄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