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2篇
  免费   954篇
  国内免费   1681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528篇
地质学   5703篇
海洋学   268篇
天文学   145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35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崔惠文 《地质与资源》1996,5(4):306-314
甘肃北山地区古生代处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与西伯利亚三大板块聚合部位。晚古生代(D2-D2)形成岛弧带和弧后盆地,之后又处于板内构造演化时期,石炭纪-二叠纪有拉张-闭合构造运动,形成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活动和岩浆侵入作用,对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区划分出4条张裂带,每条张裂带控制着金矿床(点)的分布。从金矿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机制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本区金矿床属于海相火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2.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1996,5(4):266-278
本文分析了金在表生氧化带的地球化学性状,具体研究了桂西北地区超微粒浸染型金矿典型矿床表生氧化带中金的氧化淋滤和富集——矿体及矿石特征,气候条件,矿体赋存标高、剥蚀深度及具体出露情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氧化带发育情况及氧化壳类型,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和品位变化——以及保存条件等。总结出该区氧化矿形成的十项有利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对本区该类型金矿氧化矿的找矿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杨玉卿  周留记 《现代地质》1995,9(3):311-319,T001
摘要:本文首次对区内杂砾岩(又称红层)的沉积学特征进行研究。据成因之不同,把杂砾岩区分为6类:泥石流、颗粒流、泥流、冲刷砾石层、河道及片流沉积。讨论了各类沉积之特点,尤其是砾石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的杂砾岩砾石的粒度分布曲线形态,尤其是量化粒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初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即在构造动力及其引发的动力热流共同作用下,岩石、矿物在构造运动中发生的形变、相变而呈现的变质作用。按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动态重结晶和混合岩化作用、应力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由弱到强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的4种基本变质类型——脆性、脆-塑性、塑性和动力热流变形变质,并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江西虎家尖银金矿区构造特征与矿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家尖银金矿区位于华夏系婺源-万年断褶带的南段,以NE向压扭性断裂带为主要构造型式。NE向压扭性断裂的成生演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为左行压扭活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塑-脆性形变;中期阶段以张扭性的脆性形变为主;晚期则显示出右行压扭的塑-脆性形变特征。笔者认为,矿区构造活动早期受华夏系应力场的控制,晚期受新华夏系应力场的制约,并认为矿区NE向断裂是新华夏系泰山式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复合的产物。
NE向断裂带也是矿区最重要的成矿控矿构造,其中虎家尖-峡岭(水库)断裂带北亚带控制矿区主要的银、金矿化带,南亚带则以银金和钨锑矿化为主;而库田-唐家边断裂带主要控制钨矿化.此外,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富集程度、矿化形式及矿化类型,均与NE向压扭性断裂的形变阶段有关,显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996.
京、津、唐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唐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粘土矿分布广泛。含矿岩系为蓟县系雾迷山组富镁碳酸盐岩,区域构造简单,岩浆活动微弱。研究成果表明:本区海泡石粘土矿矿点多,储量丰富,矿层厚度大,埋藏浅,易开采。矿石矿物组合简单,化学成分富镁钙低硅,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经选矿试验海泡石粘土矿可选性良好,回收率高,成本低廉,开发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997.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成因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榴辉岩的进变质作用——榴辉岩相向石榴石岩相转变的初步研究,为苏鲁榴辉岩带的地幔转换带(高压可达10GPa)成因提供了最初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8.
基底岩系对火山岩型金矿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浙江治岭头、黑龙江团结沟、辽宁二道沟和日本菱刈等四个金矿床为例,说明火山岩型金矿之矿体除产于火山岩中之外,亦产于火山岩下伏基底岩系中,其基底岩系对火山岩型金矿成矿的意义在于:①基底岩石原岩常含有基性和超基性岩所含金丰度较高,且同位素资料显示出成矿的部分金来源于基底岩石;②基底岩系所含碳较高有利于金的成矿;③基底岩块相应上隆部位是成矿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999.
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孙武 《中国沙漠》1995,15(4):419-424
兴起于80年代后期的生态脆弱带研究,标志着"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对人类生存环境哲学思考的深化。侧重于植物生态领域的脆弱带概念现已被拓宽,生态学、人口承载力、害灾学、荒漠化成为其四个主要的研究方面;由人地关系矛盾所决定的性质的不稳定性为脆弱带的主要特征;界面性、波动性、基质性是脆弱带的主要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枪马金矿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形成同晚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太华群变质地层有关,矿床属中温混合热液成因类型。断裂构造严格控制了含金石英脉的产出,并决定了矿脉内工业矿体的规模及其空间定位,为矿山生产及进一步探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