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1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592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1094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55篇
自然地理   186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黄河流域夏季分区面雨量预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报的研究成果,精心挑选51个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测站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使用K均值动态聚类对黄河流域的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区,并计算出各流域夏季面雨量。通过对黄河流域夏季雨量与500hPa环流,海温、OLR、中纬阻高,高原积雪,欧亚积雪等重要影响因子的关系分析,结合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年降和年代际演变特征的分析,研究出黄河流域分区夏季面雨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和模型,并通过客观化的数学方法建立黄河流域夏季面雨量预测系统,预测系统十年回报的结果显示出具有较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72.
柳林  李娜  常平  张国胜 《山东气象》2003,23(4):12-14
通过对冀东南、鲁西北一次区域性大暴雨的分析表明:除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外,超低空急流是大暴雨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主要输送者,高能区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大暴雨所需的强烈上升运动。暴雨落区与超低空急流前部最大风速切变区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草)和沙漠化土地绿化的区域性气候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必将导致较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LULC)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两类LULC变化是退耕还林(草)和沙漠化土地绿化工程。利用最新的全球地表特征资料数据库(GLCCD)识别以上两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规模与范围,并以此更新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区域气候模式的下边界条件,利用修正了的区域气候模式研究上述大规模LULC变化可能对中国区域性气候造成的影响。使用的卫星资源数据库是由美国地质测绘局(USGS)和Nebraska-Lincoln大学牵头,根据NOAA卫星的AVHRR资料、USGS掌握的高分辨率数字化地图,以及生态区划和植被分布等资料组建的。  相似文献   
74.
土地利用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使用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澳大利亚CSIRO R21L9全球海-气耦合模式,通过将中国区域植被覆盖由理想状况改变为实际状况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探讨了当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显著性检验。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导致我国西北等地区年平均降水减少,导致年平均气温在内陆部分地区升高和在沿海个别地区降低,引起许多地方夏季日平均最高气温升高,而冬季日平均最低气温则在我国东部部分地区降低的同时在西北地区升高,土壤湿度的变化表现为大范围的降低。研究同时表明,相同的土地变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引起的气候要素变化有一定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缅甸弧附近三塔断裂带活动性的野外考察研究,探讨了位于缅甸弧东侧的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动力来源和空间不均匀性。指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兴都库什弧的正面碰撞和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的侧向挤出作用对滇缅泰板缘地区现代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影响可能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沿缅甸弧的碰撞对上述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1 INTRODUCTION Being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of the atmosphere, aerosol attracts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recent years, together with the radiative forcing it causes and effects it imposes on the climate system. The anthropogenic aerosol affects the climate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e climate is directly affected when solar shortwave radiation is scattered and absorbed in what is known as the 搖mbrella effect? which can be dated back to as early as mor…  相似文献   
77.
黑河实验区地表净辐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卫星遥感信息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研究黑河实验区地表净辐射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卫星遥感结合地面观测,首先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地表反射率和地表温度分布,进而得到较为合理的地表净辐射的区域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8.
本文了三峡工程前期勘察研究的几个问题,即区域稳定性及地震活动,水库工程地质,库岸稳定性,水库移民迁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坝址及建筑物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等,还阐述了前期主要地质结论的验证,最后,论述了对断裂构造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区域持续发展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理论滞后于应用为其基本现实。没有理论的行动是盲目的。区域持续发展理论建设已迫在眉睫。理论建设包括科学体系、理论基础、基本理论和核心理论层次,本文主要对其基本理论层进行论述,认为现代人地关系协调论、区域PRED系统论、区域发展控制论和人地相互作用潜力论构成了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构建区域持续发展核心理论以及指导当前的区域持续发展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现代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雷 《地理学报》1997,52(6):500-506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受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存在着从初始,增长,停滞和衰落的周期性变化以及明显的空间分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