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326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蚁群优化的特征选择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蚁群优化算法解决特征选择问题,以获得能代表问题空间的较优特征子集,并能降低分类系统的搜索空间。以航空纹理影像的特征选择和分类问题为例,利用主分量变换和蚁群优化算法分别对原始纹理影像特征集合进行特征提取、选择和分类。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图像特征空间维数,减少图像分类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提高分类识别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一种非线性扩散过滤器法从包含纹理的图像中获取灰度、尺度和方向信息,并形成经过耦合保边平滑的5通道向量值图像,对纹理图像的分割变为对此向量值图像的分割。针对半自动操作的特点,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采用了多通道统计区域分割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纹理分割方法能有效地利用重要纹理特征与灰度的混合信息,是一种半自动的无监督纹理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武晗 《地质找矿论丛》2020,35(3):363-372
津巴布韦大岩墙蕴含丰富的铬铁矿资源,不同部位成矿特征存在差异。钙碱性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伴随着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南部岩浆房两翼300 m深度范围内共赋存7个不连续的铬铁矿层,矿层垂向间距30~50 m,南部矿层发育优于北部;铬铁矿层厚度多为0.2~1 m,铬铁矿层发育于辉橄岩系和辉石岩系的接触部位,三者呈渐变式过渡接触,共同构成典型的韵律结构;两翼矿层产状呈对称状倾向于岩墙的轴部,倾角约为10°~20°;矿石多为自形-半自形微细粒结构,稀疏浸染状及中等浸染状构造,矿石为需选贫铬矿石,w(Cr2O3)=5%~30%,且矿体内Pt+Pd含量可观。大岩墙南段两翼铬铁矿为典型的早期岩浆结晶分异矿床,后期构造运动加剧了矿层的不连续性,并对局部岩矿层产状产生改造,蛇纹石化蚀变形成了指示矿体的标志性斑杂构造岩。  相似文献   
104.
苏家沟科马提岩呈透镜状残留体赋存于早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中,主要由蛇纹石化橄榄科马提岩、透闪石岩、透闪片岩、阳起透闪片岩、绿泥透闪片岩、黑云阳起片岩等组成,具典型的鬣刺结构及变余鬣刺结构。该科马提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地区科马提岩极为相似,属橄榄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105.
庞晓红  王贞松 《遥感学报》1998,2(4):259-263
在处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精确地估计图像的局部统计特性和尽可能多地滤除相干斑都需要较大的窗口尺寸,而这与图像边缘和纹理结构的检测需要较小的窗口尺寸相矛盾。一般滤波器都是二者窗口尺寸的均衡,这必然导致二者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矛盾。此方法使处理后的SAR图像既保存了边缘和纹理结构,避免了以往滤波器中使边缘变模糊的问题,又有效地滤除了相干斑噪声。  相似文献   
106.
Two seismic facie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overlying acoustic basement in Lake Winnipeg. The upper facies, which overlies a regional unconformity, is termed the Lake Winnipeg Sequence. Based on the seismostratigraphy, lithostratigraphy, and radiocarbon dates of approximately 4000 and 7000 yr BP from material collected directly over the unconformity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lake, respectively, this facies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representing Holocene sedimentation. Results of compositional and textural analyses of the Holocene sediment (Winnipeg sediment) from thirteen long (>2 m) cores indicate a transgressional sequence throughout the basin. In the South Basin, the generally fining upward sequence is characterized at the base by silt-sized detrital carbonate minerals, quartz and feldspar which decrease in concentration upward. In this basin, the high carbonate content and V/Al and Zn/Al ratios are indicative of a Paleozoic and Cretaceous provenance for sediment derived from glacial deposits through shoreline erosion and fluvial transport, via the Red River. Sedimenta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ake and the North Basin is attributed to shoreline erosion of sand and gravel beaches. Consequently, the texture of these sediments is generally coarser than in the South Basin, and the composition primarily reflects a Paleozoic and Precambrian provenance. The basin-wide decrease in Ca, total carbonate minerals, dolomite and calcite concentrations upward in the cores is reflected by a decrease in the detrital carbonate component in all but the most northern cores. Other basin-wide trends show an upward increase in organic content in all cores. An increase in grain size near the top of most cores suggests a major, basin-wide change in sedimentation within the last, approximately 900 years in the South Basin.  相似文献   
107.
鄂西宁乡式铁矿分布层位岩相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西宁乡式铁矿分布广、规模大,尤以普遍发育赤铁矿鲕粒而独具特色。并且它一般赋存于加里东运动后第一个海浸沉积序列中由碎屑岩向碳酸盐岩过渡的层位,岩相古地理环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铁矿层中赤铁矿鲕粒类型之繁多,结构之复杂,安全可与碳酸盐鲕粒相提并论,其成因亦非常相似,均为强烈搅动环境中机械沉积的产物。经波浪和潮汐水流的再次搬运富集。最后定们于中等一弱动荡环境或相地低凹摈滨相上部。  相似文献   
108.
翡翠的成因及宝石学意义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学角度出发,对翡翠的成因作了初步研究。以此研究结果为基础,探讨了翡翠的矿床类型,翡翠矿床的找矿方向及翡翠“B”货的科学鉴定。  相似文献   
109.
一般不同底质的海底声纳图的纹理特征不同。重点分析了不同底质声纳图像纹理特征的差异,为底质分类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并提取了海底声纳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将灰度共生矩阵的统计特征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应用自组织迭代(ISODATA)分类算法依据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了海底底质的划分。  相似文献   
110.
明代石碑高精度真实纹理三维建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精细化文物三维测绘精细建模的难题,本文利用手持式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栅栏墓园内的利玛窦墓碑、汤若望墓碑、南怀仁墓碑进行了高精度真实纹理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的研究,保证了文物模型的精度、精细度和完整性。手持式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了三角测量、激光测量、近景摄影测量、自定位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具有一定体量的复杂纹理文物的精细化测绘。本文通过对三角测量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基础原理进行分析,将两者的特点相结合,摸索出一套针对精细纹理和复杂雕刻的文物三维扫描技术流程。通过对手持式激光扫描技术的研究,验证了该技术对文物测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中尺度体量文物测绘总结了一套全新的技术流程,为今后探索针对不同体量的文物三维测绘,以及多种测绘技术相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