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7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4346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4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
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多源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东天山铜镍成矿带内的矿产勘查效益,文章综合了区域成矿环境、矿床特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成矿信息,尝试建立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多源信息找矿模型。认为成矿带内铜矿资源远景良好,必将成为我国又一个铜矿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62.
充电激发极化法在金属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功 《矿产与地质》2003,17(1):34-36,26
充电激发极化法是矿山物探的一种主要方法,其兼有充电法与激发极化法的特点,可利用已有的工程,最大限度地了解地下三度空间地球物理场的分布情况,解决地质问题。概述了其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并列举了该方法在多个金属矿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3.
地下物探在有色金属矿山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地下地球物理找矿方法在几个典型有色金属矿山进行生产找矿的实例,根据对不同深度的面积工作获得的系列直流电法、电磁法异常的计算分析,分别提出解释推断及施工建议,经工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4.
浅谈研究和寻找超大型矿床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大型矿床是一项十分,艮巨、复杂、综合性极强的工作^[1]。研究和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理论和方法可分为:①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巨量矿质、流体和能量的有利匹配和稳定供给,成矿系统的矿源场、中介场和储矿场的结构集约化,适时的成矿启动,稳定持续的成矿作用和成矿后的良好保存);②地质分析法(构造环境分析、地质建造分析和地质构造分析);③勘查地球物理方法;④勘查地球化学方法;⑤遥感地质方法。  相似文献   
65.
油房西矿区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山 《矿产与地质》2003,17(6):700-704
油房西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苇塘河断裂西部,具有良好的银多金属找矿前景。通过对油房西矿区物性参数及局部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激电异常与矿体的关系,总结该区找矿标志,指出进一步找矿方向,以期提高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青海省乌兰县托莫尔日特金矿区韧-脆性剪切带变形特征、成矿物质与热液来源及运移条件分析,提出了该区构造控矿演化的四阶段模式。该模式认为,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导致了成矿物质的由深部向浅部、由韧性剪切带外部向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活化迁移,成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上部(即韧脆性转换带附近)得以大量聚集。韧性变形后期温压条件降低,韧性变形转化为脆性变形,地表大气降水沿贯通性较强的脆性破裂带大量下渗,到达韧-脆性转换带附近,与该处积聚的成矿热液充分混合,热液性质发生改变,在相对张性或较薄弱的构造有利部位大量沉淀。由于断裂带的周期性活动,成矿物质得到多次沉淀而不断富集,最终形成金矿体。矿体形成后的构造隆升及剥蚀作用,使韧-脆性剪切带出露地表,金矿床也随之出露到近地表处。因此在矿区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下部,可能会存在糜棱岩型金矿体,但品位可能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7.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成果表明,在中国西南川-滇-黔交界地区存在一个与产出规模巨大的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相吻合的Pt,Pd地球化学巨省。作为地幔热柱成因的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丰度虽略有偏高,但玄武岩中铂族元素很难形成可以利用的铂族矿物,故该异常是“非找矿异常”。在该区内寻找铂族元素矿床应在基性岩-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多的中岩区南段,注意沿循已知的矿床、矿化或较小型基性岩侵入体,将矿区(或岩体)的整体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与典型的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进而研究、预测本矿区或本岩体的铂族元素成矿的可能性及远景规模等,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而在岩浆型矿床的周边地质体内注意寻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   
68.
首次提出了矿产资源两个层次的经济意义,论述了两者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在两个层次的地质可靠程度和两个层次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分类的概念,进而分析我国新分类标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69.
我国煤炭电法勘探技术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发展,现已形成资料采集与处理、综合解释与分析、方法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仪器设计与开发制造等有一定水平和规模的专业队伍。在普查找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矿井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全面系统地回顾我国煤炭电法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同时展望了电法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煤炭电法勘探技术的市场需求及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70.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推进科技进步。表现为着力巩固发展地勘优势,使核心技术得到不断升级和创新,形成强势竞争力。科技进步的核心问题是人。尊重人才的关键是改革用人机制,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