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韩文红  顾云  刘迪  孙飞  李飞  陈顺禄 《探矿工程》2021,48(11):123-129
介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复杂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电梯试验塔的设计及施工过程,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剪力墙结构电梯井特点,对非承重结构剪力墙、柱梁以及部分承重剪力墙进行预拆除,确定合理的爆破高度、切口形式和倾倒角度;采用合理半秒延期时间增加了结构物作用时间,保证了电梯试验塔按照设计失稳定向倾倒。对安全防护设计进行校核,爆破后未对周围环境和设施造成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拆除效果。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AutoPrep自动前处理装置和离子色谱联用技术分析复杂基体样品中重稀土元素的分离和半制备的方法。选用两个双层四通阀和一个六通阀替代传统方法中的四个双层四通阀,选用一个GS50四元梯度泵实现对螯合浓缩柱不同条件的淋洗,将吸附或交换在螯合柱和浓缩柱上的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重金属和重稀土元素选择性地分段洗脱,并将基体消除后的样品在线进样到CS5A离子色谱交换柱中进行最终分离,过柱衍生后进入紫外一可见光检测器进行光度检测,并根据确定的保留时间段进行在线样品收集,完成制备工作。对基体简单且被测组分含量较高的样品,采用直接进样法测定4种重稀土元素(Tb、Y、T和Lu)的检测限(S/N=3)为8.3-21.0μg,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分离度均大于4,以峰面积计算的方法精密度(RSD,n=9)小于3%,回收率为89.0%~110.8%;对复杂基体样品或被测组分含量较低的样品,采用基体消除在线浓缩处理,方法的检测限(S/N=3)为0.67~1.43Ⅲ/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分离度均大于3,方法的精密度(RSD,n=9)小于3%,回收率为91.2%~106.0%。对简单基体和复杂基体两种样品的分离和制备方法均具备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自动化程度高、节省时间等特点.用于岩石等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3.
刘晨陈家玮  杨忠芳 《地质通报》2007,26(11):1499-1502
在对地质样品进行有机农药残留分析的过程中,样品预处理是重要的步骤之一。概述了近年来样品预处理方法的新进展,简要介绍并对比了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微波提取技术(MAE)、超临界萃取(SFE)、加速溶剂提取(ASE)等方法。  相似文献   
94.
水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苏明  王亚平 《岩矿测试》1998,17(3):229-237
综述了1992年以来水分析技术的进展,内容包括样品预处理技术和测试方法,引用国内文献97篇。  相似文献   
95.
用硼砂溶液及燃焰外焰对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勤方  周辉峰  李洵 《现代地质》2003,17(1):115-118
对钨钴类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基底表面钴的含量,以便降低钴对沉积金刚石薄膜的不利影响。为了改善金刚石薄膜的生长环境,提高其与硬质合金基底的粘接强度,将经过清洗后的硬质合金基底浸泡在硼砂饱和溶液中,在沉积金刚石薄膜时,先用燃焰外焰的热量及其氧化性对带有硼砂饱和溶液的硬质合金基底表面进行预处理30~60s,然后再进行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经上述方法处理的试样与未经该法处理的试样相对比,前者的金刚石薄膜生长速度明显较快,生长温度也比较低,试样对标准砂轮的磨耗比值较后者的提高20%以上,表明本实验方法提高了薄膜与基底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6.
选取重庆石牛寺和大石洞考古遗址剖面,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加蒸馏水浸泡或0.05 mol/L的(NaPO3)6分散剂,并用超声波震荡,分散效果均不明显,主要粒度参数与无预处理实验结果接近,表明物理性预处理方法既不能去除碳酸盐、有机质等杂质,也不能使样品中潜在的胶结团粒分散开。2)加H2O2可有效除去地层样品中的有机碎屑物,达到提纯无机颗粒物的目的。该方法预处理后,石牛寺考古遗址沉积物平均中值粒径最小,黏土体积分数最高,相比无预处理测试结果,砂体积分数降低50%左右,且在整个剖面中表现非常稳定;但对于大石洞遗址某些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丰富的样品而言,该预处理方法作用有限。3)加10%稀HCl预处理后,石牛寺遗址样品中值粒径有所增大,砂体积分数基本持平,黏土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大石洞遗址黏土和砂体积分数同步减少,揭示黏土矿物可能在酸性环境下发生絮凝,从而导致体积分数减少。4)对于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较低的环境考古样品,只需加H2O2除去有...  相似文献   
97.
测井资料计算机自动分层与岩性识别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测井资料格式转换、环境影响校正、平滑滤波、标准化和加权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加权综合曲线信息法、曲线活度分析法进行测井资料自动分层,用概率统计法、聚类分析法实现测井曲线自动岩性识别,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测井资料计算机处理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98.
作为新污染物的磺胺类(Sulfonamides,SAs)是应用最早的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进入体内的磺胺类合成药物随代谢排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环境中磺胺类合成药物的准确分析测定是探析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构建了适于水环境中痕量磺胺类合成药物的快速灵敏测定方法,特别是样品的前处理与分离富集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水环境中磺胺类合成药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前瞻分析了水环境磺胺类合成药物分析测定的发展思路。具有回收率高、选择性强、重现性好、成本低、环境友好及可自动化等优势的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作为液相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的替代方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中痕量磺胺类合成药物的分离和富集,随着新型吸附剂材料的发展,SPE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得到了明显提升。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与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MS/MS)联用技术是目前磺胺类合成药物的主要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多种目标物的同时检测及重现性好等优点。未来应从重点关注磺胺类代谢产物及降解产物在水环境中残留的角度,开发更为操作简单、快速且灵敏的分析测定方法,以便更有效地监管水环境中人工合成药物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9.
硫酸盐硫同位素的常规分析方法是将硫酸盐转化为硫酸钡后搭配双路进样SO2法,该法易于操作、数据稳定,但样品用量大、费时费力,需要繁杂的前处理,无法满足微量分析发展方向的需求。本文以石膏为例,以元素分析仪-气体同位素质谱法(EA-IRMS)直接测定硫酸钙样品硫同位素比值,对同一样品分别采用:①硫酸钙与V2O5混合后包裹于锡杯中密封,直接进行元素分析仪-气体同位素质谱分析;②硫酸钙充分溶于去离子水中,向溶有硫酸钙样品的液体中加入沉淀试剂BaCl2,将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滤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2~3遍,烘干后与V2O5混合包裹于锡杯中密封再进行质谱测定。实验选取了13件δ34S值变化范围介于-20‰^+30‰之间的天然石膏样品,将获得的硫同位素比值进行对比,二者δ34SV-CDT绝对差值在0.00‰~0.24‰,表明同一样品的硫同位素比值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与常规分析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直接在线分析时无需任何化学前处理,只需直接加入适量的V2O5,V2O5和氧气中的外部氧在瞬间燃烧的过程中替代了硫酸钙本身的氧,生成的SO2气体的氧是均一的,其硫同位素比值能代表样品的硫同位素组成,无需进行氧同位素的校正。经过验证表明,硫酸钙样品的直接在线分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弹性波CT层析成像中反演成像的质量,同时考虑到CT走时方程中系数矩阵的病态性和BPT-SIRT算法重建图像质量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主元加权预处理和对BPT-SIRT算法加权的方法。该方法对BPT得到的初始迭代值进行加权预处理,在CT走时方程中的系数矩阵主元上叠加一个权值,再通过非线性的指数加权函数对射线路径矩阵中的元素进行加权。通过数值模拟和预制含缺陷的钢管混凝土试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对缺陷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