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n Inconvenient Truth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cientific statements and the mixed statements made by politicians. The Gore movie is a powerful example of the latter. There are some inaccuracies and exaggerations in the film, but on the whole it represents mainstream scientific views on global warming. This essay looks into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cluding its scientific underpinnings. Climate science is in a state of ‘normal science’ as discussed by Kuhn. 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scientists who are adherents to the paradigm and there does not appear to be any serious alternative at this time.  相似文献   
62.
王玉  李玉  赵泉华 《遥感学报》2016,20(6):1381-1390
确定图像类别数是图像分割中的重要任务,在大多数分割算法中需由用户预先指定类别数。受地物目标及其分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未知性等因素的限制、对彩色遥感图像而言,人为确定其类别数非常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和统计的可变类分割方法,融合规则划分技术和R.JMCMC算法,利用规则划分将图像域划分成若干个规则子块,并假设每个规则子块内的像素服从同一独立的多值Gaussian分布;在此基础上南贝叶斯定理构建图像分割模型;利用ReversibleJump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RJMCMC)算法模拟该模型,实现罔像类别数的自动确定及图像粗分割;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分割精度,设计精细化操作,对Worldview-2合成及彩色遥感图像和多光谱IKONOS图像进行可变类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不仅能自动确定图像类别数,还可以较好地实现区域分割。本文方法较好地实现彩色遥感图像的可变类分割。  相似文献   
63.
周侃  樊杰  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3):286-295
从国家重建规划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应用需求出发,解析重大灾害事件发生后承载能力应急评价难点,初步构建在灾后资源赋存、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以及灾害风险多重约束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的基本范式与技术流程,并提出未来灾后承载能力评价及研究重点。研究表明:针对评价周期短、涉及内容广、决策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数据基础不足等特点与难点,需从地域功能预估与指标体系、单项要素评价与技术准则、综合集成评价与重建分区、人口容量测算与重建模式4个方面实施灾后应急评价。未来,建议从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关键阈值与参数研究,应急评价辅助支撑体系与规划衔接技术研究,灾后承载能力演化特征与弹性机理研究,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及近邻山区等灾害高风险区的重点研究与超前应对,以及灾后应急评价及重建规划的工作协调与应用推广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提升未来应急评价快速化、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为增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灾后系统应对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黄剑锋  陆林  宋玉 《地理学报》2021,76(10):2360-2378
旅游现象与活动中的人地关系是旅游研究中的跨学科议题,但目前微观心理与行为视角下的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尚有不足。本文检视了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的特殊性和多元性,探究了微观视角下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的经验化路径,以旅游者行为意愿为例对人—地二元环境刺激促成人—地交互及行为反应的可能机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并分析了上述理论与经验探讨对于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的启示。研究表明:① 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具有多元对象、层次、范式及方法论,存在4种主要情形和2种典型范式。② 心理—行为范式是拓展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提炼具体问题和聚焦具体变量是微观视角下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经验化及本体论化的关键环节。③ 认知和情感形象、地方依恋、行为意愿等构成的经验模型是对人—地二元到人—地交互理论逻辑的一种刻画,为旅游者行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人地关系解释。④ 微观视角下旅游者行为意愿的形成经历了地的功能与人的情感两个向度环境刺激、地方依恋人地联结有机体、行为反应之间的传导过程。⑤ 微观视角下旅游情境人地关系研究需把握人地关系主题与旅游现象特性、完善多元尺度和范式、推进理论的经验化、注重方法的问题导向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中国电子通信产业受国际贸易保护的冲击日趋严重。国际贸易保护与地方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影响企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GPN)高技术附加值环节,而影响中国电子通信业在全球的分工。制度是衔接演化经济地理与GPN两个范式重要的共有要素,但已有文献对产业演化、制度变迁与GPN动态三者之间的融合缺乏关注,关于超国家制度与区域制度对区域产业嵌入GPN的复杂影响探讨不足。本研究基于2002—2016年间中国的国际贸易和相关制度数据,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电子通信产业嵌入GPN的分工情况对国际贸易保护与地方知识产权制度演变的时间响应;并进一步建立空间收敛模型,对不同区域间这一分工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各地区电子通信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差异未随时间变化而缩小,贸易保护使得区域间电子通信业参与全球分工的差异逐渐扩大,而知识产权制度则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这一差异。具体发现:① 在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国际分工差异随时间变化而扩大,而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差异则在缩小。② 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制度有助于提升中国整体和东部、中部地区电子通信业在国际上的水平分工度;东部地区对贸易保护制度的响应更快;贸易保护对东部地区在国际分工中位置变动的影响更强。③ 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其产业嵌入GPN分工演化的影响不尽相同,且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对当前中国电子通信业遭遇贸易保护冲击以及“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制定相关政策具有指导意义。当下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各地区电子通信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实现出口额和产品附加值的双增长。  相似文献   
66.
Across Africa, development corridors – networks of roads, railways, pipelines and ports that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commodities between landlocked production areas, processing zones and global markets – are being built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In mainstream development discourse, these mega-infrastructure projects have been framed as an effective way of creating conditions that are attractive to investors while simultaneously driving inclusiv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et, recent geographic research on new development corridors has revealed certain tensions and inconsistencies in this win–win narrative, drawing attention to cases where the spatial reorganization of land that has accompanied corridor development has introduced new patterns of spatial exclusion and immobility. This article shows how approaching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corridors using the new mobility paradigm – paying attention to uneven and conflicting mobilities along new corridor routes – stands to generate important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insights about peoples' lived experiences with corridors, as well as about the trajectories of power enacted through corridor development. Ultimately, it is argued that applying the new mobilities paradigm in futur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corridors may help research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emergent forms of spatial exclusion and immobility created by new corridors.  相似文献   
67.
环境背景数据的分类编码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境背景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语义时间、存储格式、记载介质、负责机构、专题信息等属性特征的分析,提出完整的环境背景数据概念;强调环境背景数据的分类编码,应侧重环境背景数据的发现,并着重讨论分类编码的贯彻实施应以元数据为标准载体,在统一的环境背景数据分类编码无法确定时,利用核心元数据中的关键字字段实现分类编码的间接引用,确保元数据标准对不同系列分类编码的兼容并包。  相似文献   
68.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及其相关科学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范式理论的角度对大数据科学进行剖析,阐述大数据研究与传统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机器学习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数据带来的三大主要挑战及其背后的科学问题.此外,本文介绍了第四范式视角下进行大数据科学研究的洞察力,以及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最后总结并展望未来大数据科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9.
房艳刚  刘继生 《地理学报》2015,70(2):257-270
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70.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disaster vulnerability, using the 2010 Haiti earthquake to problematise recent changes in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Drawing upon media perspectives of the Haiti earthquake, the article contrasts a traditional and relational teaching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disaster vulnerabili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eachers need to draw upon a wider range of geographical paradigms in order to move students towards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societal issues, a key aim of the social science learning area in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