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1篇
  免费   1813篇
  国内免费   2100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1067篇
地球物理   1649篇
地质学   5903篇
海洋学   1216篇
天文学   215篇
综合类   595篇
自然地理   97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71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9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酸活化沸石为载体,十二醇为储能工质.制备沸石基储能基元,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等对沸石基储能基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储能基元在2θ=22.50时的衍射峰变强,相变储能材料十二醇和沸石栽体之间仅仅是简单的嵌合关系.储能基元的相变温度有一定的降低,并且熔融峰变宽.  相似文献   
102.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3.
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降速带和风化层的影响,井间地震能够采集到高频地震信号,经过资料处理可以得到较高分辨率的速度和上行反射波成像剖面。2004~2005年,胜利油田在垦71 区块实施了8对井间地震资料采集。针对原始资料特点,研究了以层析成像、管波衰减、VSP-CDP技术和有限角度叠加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较好地完成了该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处理。初步分析解释表明,井间地震可以识别低序级断层、小幅度构造和薄储层。  相似文献   
104.
岩溶探测中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在岩溶地区开展的工程勘察实例,运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钻孔之间的地质剖面.在确定岩溶、裂隙、破碎带的空间位置方面所能解决的程度、适用条件、准确性等方面,表明该技术是一种数字化、高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上宫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化探找金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思峰 《物探与化探》2008,32(3):267-269
上宫金矿位于河南省西部熊耳山北麓,在该区1 020 km2范围内进行了1:5万的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按水系划分取样单元,取样本着"小沟多取,支流放稀,大河不管"的原则进行。本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的特点是:取样少,控制面积大,速度快,省钱、省人、省物,找矿效果好、经济效益好。本区水系沉积物测量中所发现的金异常,后经异常检查、地质普查评价及钻探验证,确定为一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目前单一工程物探方法调查浅部地质结构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弹性波法勘察中研究浅部地质结构的SH波反射勘察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勘察这2种有效手段进行联合勘探,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并给出了3个实例,指出了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高精度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今后应努力研究和须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如频率的问题,小面元高密度采集问题,加强叠前研究工作问题,及单点地震技术应用问题,从而实现高精度勘探的目的,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安全等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荧光光谱分析是油气化探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因此在地表样品的分析中,荧光光谱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消除影响因素,保证分析质量,是得到真实的地下油气信息的必要条件。通过实验研究,对影响荧光光谱分析质量的因素的进行探讨,除了在分析过程出现的影响因素外,样品的包装袋也是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基于传统吸附烃概念的烃类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程同锦 《物探与化探》2008,32(5):456-460
烃类是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指标.目前我国油气化探中常用的酸解烃法检测出的烃类,不应定义为"吸附烃",它是介质吸收的产物,属结合态烃类,应定义为"吸收烃".地表酸解烃异常十分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很好地证明地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烃类运移过程,但在反映目前深部油气信息方面具有多解性.针对酸解烃法的弱点,依据烃类垂向运移理论和物质吸附作用原理,自行设计开发、研制了一套吸附烃脱气装置,建立了土壤吸附烃提取新技术和检测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在近地表获取油气系统的动态信息,强化烃类测量法对其信息源的探测,可以提高地表油气化探预测油气分布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0.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油气化探固定波长同步荧光测试技术中光谱图的认识、波长差与方法灵敏度的关系以及同步荧光与其他荧光方法的内在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澄清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工作中较易产生混淆的几个问题,旨在推动该项技术在油气化探工作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